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1.1 概述 | 第16-1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 矿井生产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6页 |
2 沿空留巷遗留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 第26-38页 |
2.1 遗留煤柱上覆岩层破断特征 | 第26-29页 |
2.2 不同宽度遗留煤柱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9-35页 |
2.3 遗留煤柱帮稳定性研究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遗留煤柱内沿空留巷围岩阶段变形规律 | 第38-49页 |
3.1 2203工作面采动期间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 | 第38-43页 |
3.2 2202工作面采动期间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 | 第43-47页 |
3.3 遗留煤柱内沿空留巷围岩加卸载规律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遗留煤柱内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 | 第49-62页 |
4.1 遗留煤柱内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技术 | 第50-52页 |
4.2 遗留煤柱内沿空留巷巷内围岩支护参数 | 第52-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工业性试验 | 第62-74页 |
5.1 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 | 第62-63页 |
5.2 试验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方案 | 第63-67页 |
5.3 试验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 第67-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主要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