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分类及控制对策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5页 |
2 城郊矿总体地质构造及深部煤巷顶板组成结构特征 | 第25-34页 |
2.1 城郊矿总体地质构造 | 第25-30页 |
2.2 深部煤巷顶板组成结构特征 | 第30-31页 |
2.3 关键岩梁承载结构 | 第31-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3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分类 | 第34-45页 |
3.1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分类指标的确定 | 第34页 |
3.2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分类指标的分级 | 第34-42页 |
3.3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分类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45页 |
4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对策 | 第45-59页 |
4.1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稳定性控制对策 | 第45页 |
4.2 梯次支护技术原理 | 第45-54页 |
4.3 城郊矿深部煤巷顶板控制的关键技术 | 第54-57页 |
4.4 小结 | 第57-59页 |
5 典型巷道现场试验 | 第59-80页 |
5.1 巷道地质条件 | 第59-64页 |
5.2 巷道顶板分类 | 第64-65页 |
5.3 巷道支护方案 | 第65-70页 |
5.4 矿压观测 | 第70-75页 |
5.5 巷道维护效果 | 第75-77页 |
5.6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 第77-79页 |
5.7 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