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2-24页 |
2.1.1 地质地貌 | 第22-23页 |
2.1.2 气候 | 第23页 |
2.1.3 水文 | 第23页 |
2.1.4 土壤 | 第23页 |
2.1.5 植被 | 第23-24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3 资料来源与处理 | 第25-26页 |
3.1 资料来源 | 第25页 |
3.2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4 西北绿洲物候性节气及期间气温的时空特征 | 第26-45页 |
4.1 西北绿洲物候性节气及期间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6-35页 |
4.1.1 惊蛰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4.1.2 清明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28-30页 |
4.1.3 小满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4.1.4 芒种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4.2 西北绿洲物候性节气及期间气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35-40页 |
4.2.1 惊蛰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4.2.2 清明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4.2.3 小满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4.2.4 芒种节气及期间气温的变化特征 | 第38-40页 |
4.3 西北绿洲物候性节气气温变化的影响因子 | 第40-45页 |
4.3.1 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 | 第40-43页 |
4.3.2 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 第43-4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5.1 结论 | 第45-46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