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溶血素HlyA的原核表达、多抗制备及相关功能探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 溶血素的表达与调控第12-13页
        1.1 溶血素操纵子第12页
        1.2 基因的调控第12-13页
    2. HlyA的加工与分泌第13-14页
        2.1 HlyC的酰化作用第13页
        2.2 Ⅰ型分泌系统第13-14页
    3. HlyA的运输形式第14-16页
    4. Hly与其他毒力因子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5. HlyA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第17-20页
        5.1 细胞脱落作用第17-18页
        5.2 宿主的炎性反应第18页
        5.3 促凋亡作用第18-19页
        5.4 促吞噬作用第19页
        5.5 促氧化作用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研究一 ETEC大肠杆菌溶血素HlyA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5-40页
    1. 材料第26-27页
        1.1 菌株、质粒第26页
        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第26页
        1.3 实验动物第26页
        1.4 主要仪器第26-27页
    2. 方法第27-33页
        2.1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27页
        2.2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27-28页
            2.2.1 PCR模板的制备第27页
            2.2.2 PCR反应体系与程序第27-28页
        2.3 PCR产物纯化与回收第28页
        2.4 氯化钙法制备DH5口感受态细胞第28页
        2.5 连接与转化第28-29页
            2.5.1 克隆片段与T载体连接第28-29页
            2.5.2 连接片段导入感受态细胞第29页
        2.6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第29-30页
            2.6.1 碱裂解法小提质粒第29页
            2.6.2 鉴定及测序第29-30页
        2.7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30-31页
            2.7.1 酶切与连接第30页
            2.7.2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页
            2.7.3 电转化第30页
            2.7.4 鉴定及测序第30-31页
        2.8 HlyA在pET-28a(+)载体中的原核表达第31-32页
            2.8.1 HlyA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分析第31页
            2.8.2 HlyA重组蛋白的表达及表达形式分析第31-32页
        2.9 HlyA重组蛋白的变性、纯化、复性与浓缩第32页
        2.10 HlyA重组蛋白Western-blot鉴定第32页
        2.11 HlyA重组蛋白兔源多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第32-33页
            2.11.1 动物免疫第32-33页
                2.11.1.1 弗氏佐剂免疫第32页
                2.11.1.2 QuickAntibody快速佐剂免疫第32-33页
            2.11.2 ELISA测定血清效价第33页
            2.11.3 HlyA重组蛋白兔源多抗的Western-blot检测第33页
            2.11.4 HlyA重组蛋白兔源多抗血清的采集分离第33页
    3. 结果第33-38页
        3.1 hlyCA的PCR产物鉴定第33-34页
        3.2 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lyCA鉴定及其单双酶切鉴定第34-35页
        3.3 HlyA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和表达形式分析第35-37页
        3.4 HlyA重组蛋白的纯化与Western blot鉴定第37-38页
        3.5 重组蛋白HlyA兔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第38页
    4. 讨论第38-40页
研究二 ETEC溶血素HlyA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第40-58页
    1. 材料第41-42页
        1.1 菌株、细胞第41-42页
        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第42页
        1.3 主要仪器第42页
    2. 方法第42-47页
        2.1 qRT-PCR检测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中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第42-45页
            2.1.1 设计引物第42-43页
            2.1.2 Trizol法RNA抽提第43页
            2.1.3 cDNA的合成第43-44页
            2.1.4 PCR鉴定cDNA第44页
            2.1.5 qRT-PCR反应第44-45页
        2.2 溶血素表达形式的鉴定第45页
            2.2.1 外膜囊泡及溶血素的分离第45页
            2.2.2 外膜囊泡及溶血素的Western blot鉴定第45页
        2.3 IPEC-J2细胞的体外粘附试验第45-46页
            2.3.1 IPEC-J2细胞的培养与传代第46页
            2.3.2 IPEC-J2细胞的黏附试验第46页
            2.3.3 IPEC-J2细胞的黏附抑制试验第46页
            2.3.4 IPEC-J2细胞的血清黏附抑制试验第46页
        2.4 IPEC-J2细胞形态学变化观察第46-47页
        2.5 IPEC-J2细胞毒性试验第47页
    3. 结果第47-55页
        3.1 荧光定量PCR检测hlyA基因缺失对其它毒力因子的影响第47-48页
        3.2 溶血素表达形式的鉴定第48-49页
        3.3 IPEC-J2细胞的黏附试验和黏附抑制试验第49-52页
            3.3.1 IPEC-J2细胞的黏附试验第49-50页
            3.3.2 IPEC-J2细胞的黏附抑制试验第50-51页
            3.3.3 IPEC-J2细胞的血清黏附抑制试验第51-52页
        3.4 HlyA对IPEC-J2细胞形态的影响第52-54页
        3.5 HlyA对IPEC-J2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第54-55页
    4. 讨论第55-58页
        4.1 荧光定量PCR检测hlyA基因缺失对其它毒力因子的影响第55页
        4.2 溶血素表达形式的鉴定第55-56页
        4.3 IPEC-J2细胞黏附试验和黏附抑制试验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全文总结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炎沙门菌和雏沙门菌fimH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相关功能性分析
下一篇:非洲猪瘟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