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能量源 | 第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整流器基础 | 第21-35页 |
2.1 基础整流器的介绍 | 第21-24页 |
2.1.1 半波整流器 | 第21页 |
2.1.2 全波整流器 | 第21-22页 |
2.1.3 倍压整流器 | 第22-24页 |
2.2 倍压整流器的改进电路 | 第24-27页 |
2.2.1 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整流器 | 第24-25页 |
2.2.2 外部阈值消除技术(EVC)整流器 | 第25页 |
2.2.3 自阂值消除技术(SVC)整流器 | 第25-26页 |
2.2.4 基于反相器的整流器 | 第26页 |
2.2.5 基于比较器的整流器 | 第26-27页 |
2.2.6 有源二极管整流器 | 第27页 |
2.3 针对振动能量的整流器 | 第27-32页 |
2.3.1 boost/boost-buck型整流器 | 第28-29页 |
2.3.2 boost-buck型整流器工作模式 | 第29-31页 |
2.3.3 boost-buck型整流器电路分析 | 第31-32页 |
2.4 微波输能中的整流器 | 第32-35页 |
2.4.1 微波输能技术 | 第32-33页 |
2.4.2 整流天线及整流原理 | 第33-34页 |
2.4.3 整流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微瓦量级片上系统整流器设计 | 第35-44页 |
3.1 整流器能耗分析 | 第35-38页 |
3.1.1 整流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 第35页 |
3.1.2 整流器的导通损耗 | 第35-38页 |
3.2 受控制的阈值消除技术 | 第38-39页 |
3.3 受控制的阈值消除技术整流器 | 第39-42页 |
3.3.1 受控制的阈值消除技术整流器的提出 | 第39页 |
3.3.2 提出的整流器工作原理 | 第39-41页 |
3.3.3 整流器的反向漏电流比较 | 第41-42页 |
3.4 多级整流器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电路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4.1 瞬态仿真图 | 第44页 |
4.2 一级受控制的阈值消除技术整流器 | 第44-46页 |
4.3 三级受控制的阈值消除技术整流器 | 第46页 |
4.4 五级受控制的阂值消除技术整流器 | 第46-47页 |
4.5 提出的整流器性能随负载电阻的变化 | 第47-48页 |
4.6 与其它整流器的比较 | 第48页 |
4.7 输出波纹的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4.7.1 输入信号频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7.2 负载电容的影响 | 第49页 |
4.7.3 负载电阻的影响 | 第49-50页 |
4.8 版图绘制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整流器在NFC模拟前端的应用 | 第51-67页 |
5.1 NFC介绍 | 第51-53页 |
5.1.1 NFC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5.1.2 NFC和其它技术的比较 | 第52-53页 |
5.1.3 NFC应用 | 第53页 |
5.2 NFC模拟前端结构 | 第53-55页 |
5.3 NFC发送机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5.4 NFC解调器设计 | 第56-60页 |
5.4.1 包络检波电路 | 第56-57页 |
5.4.2 放大滤波电路 | 第57-59页 |
5.4.3 比较器电路 | 第59-60页 |
5.5 供电电路设计 | 第60-62页 |
5.5.1 整流器电路 | 第60页 |
5.5.2 带隙基准电路 | 第60-62页 |
5.6 仿真结果 | 第62-67页 |
5.6.1 在106kbps数据率下的仿真结果 | 第62-64页 |
5.6.2 在212kbps数据率下的仿真结果 | 第64-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