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理论方法 | 第13页 |
二.理论工具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第14-15页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台前县社会组织发展的概况 | 第16-17页 |
一. 台前县概况 | 第16页 |
二. 台前县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成就 | 第17-19页 |
一.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慈善事业 | 第17-18页 |
二. 台前县社会组织带民致富 | 第18页 |
三. 台前县社会组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第18页 |
四. 台前县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创新模式参与治理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总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 参与社会治理的部分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 | 第20页 |
二.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 第20页 |
三. 台前县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监管不力 | 第20-21页 |
四. 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资金来源单一 | 第21页 |
五.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缺乏公益精神 | 第21-22页 |
六.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方式的行政化色彩较浓厚 | 第22页 |
第二节 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一.台前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社会组织经济基础薄弱 | 第22-23页 |
二. 台前县社会组织对参与社会治理的定位不清 | 第23页 |
三. 台前县社会组织规模发育滞后与能力有限 | 第23-24页 |
四. 台前县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政干预过度 | 第24页 |
五. 台前县社会组织成员参与治理的功利色彩浓厚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完善台前县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 第25-32页 |
第一节 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 第25-27页 |
一.社会组织需要构建正确的参与治理价值导向 | 第25页 |
二. 提升参与治理社会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 | 第25-26页 |
三.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公信力建设 | 第26页 |
四. 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公众方面的积极参与 | 第27-28页 |
一.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治理活动 | 第27页 |
二. 提高公民参与治理的教育程度 | 第27页 |
三. 保障公民对社会治理的监督权力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政府方面的合理定位 | 第28-30页 |
一. 加快社会组织的自治化过程 | 第28页 |
二. 放宽社会组织的准入机制 | 第28-29页 |
三. 加大对参与治理的组织财政支持 | 第29页 |
四. 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 第29页 |
五. 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治理问责机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探索社会组织合作式治理方式 | 第30-32页 |
一. 转变“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合作意识 | 第30页 |
二. 加强参与双方的建设 | 第30-31页 |
三. 构建激励机制 | 第31页 |
四. 规范参与法制环境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