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燃料种类及性质论文--液体燃料论文

醇烃类液体燃料的间接法合成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21-3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1-22页
    1.2 燃料乙醇第22-25页
    1.3 乙醇制取第25-30页
        1.3.1 发酵法制乙醇第25-26页
        1.3.2 直接法合成乙醇第26-29页
        1.3.3 乙烯水合法制乙醇第29-30页
        1.3.4 间接法合成乙醇第30页
    1.4 烃类燃料合成第30-32页
        1.4.1 费托直接合成第30-31页
        1.4.2 甲醇间接合成第31-32页
2 间接法合成醇烃类燃料进展第32-40页
    2.1 合成气间接合成乙醇第32-36页
        2.1.1 乙酸为中间产物第32-33页
        2.1.2 乙酸甲酯为中间产物第33-34页
        2.1.3 草酸二甲酯为中间产物第34-36页
    2.2 甲醇制汽油第36-38页
        2.2.1 合成催化剂第36-37页
        2.2.2 合成工艺第37-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页
    2.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3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第40-46页
    3.1 实验原料第40页
    3.2 实验台架及工艺流程第40-42页
    3.3 产物分析第42页
    3.4 催化剂表征第42-45页
        3.4.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BET)第43页
        3.4.2 X射线衍射表征(XRD)第43-44页
        3.4.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4页
        3.4.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4页
        3.4.5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44页
        3.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4页
        3.4.7 原位红外光谱仪(FTIR)第44页
        3.4.8 笑气滴定第44-45页
        3.4.9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45页
        3.4.10 固体核磁(NMR)第45页
        3.4.11 吡啶红外吸附第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进气组成对两段式合成乙醇的影响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4.2.1 反应系统第46-48页
        4.2.2 催化剂制备第48页
    4.3 活性测试第48-57页
        4.3.1 反应温度对二甲醚羰基化的影响第48-49页
        4.3.2 氢气对两段式合成乙醇中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第49-52页
        4.3.3 DME和CO的分压对两段式中乙酸甲酯加氢的影响第52-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基于不同介孔载体铜基催化剂上的乙酸甲酯加氢研究第58-71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5.2.1 催化剂制备第58-59页
        5.2.2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59页
    5.3 催化剂表征第59-65页
        5.3.1 催化剂理化特性第59-61页
        5.3.2 XRD第61-62页
        5.3.3 TEM第62-63页
        5.3.4 H_2-TPD第63-64页
        5.3.5 XPS第64-65页
    5.4 实验结果第65-70页
        5.4.1 温度的影响第65-67页
        5.4.2 氢酯比的影响第67-68页
        5.4.3 空速的影响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6 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醇研究第71-83页
    6.1 引言第71-72页
    6.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6.2.1 催化剂制备第72页
        6.2.2 活性测试和产物分析第72-7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3-81页
        6.3.1 Cu/SiO_2的理化特性第73-75页
        6.3.2 不同温度下的液体产物第75-77页
        6.3.3 竞争反应下的气体产物第77-78页
        6.3.4 甲醇溶剂的影响第78-79页
        6.3.5 氢酯比和空速的影响第79-80页
        6.3.6 1,4二氧六环溶剂的影响第80-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7 HZSM-5催化剂在MTG反应中结构变化和催化性能演变规律研究第83-96页
    7.1 引言第83-84页
    7.2 实验部分第84-85页
        7.2.1 催化剂制备第84-85页
        7.2.2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85页
    7.3 催化剂表征第85-91页
        7.3.1 催化剂理化特性第85-86页
        7.3.2 XRD衍射分析第86-87页
        7.3.3 Al和Si的核磁共振第87-88页
        7.3.4 TG分析第88-89页
        7.3.5 NH_3-TPD和吡啶红外吸附第89-91页
    7.4 实验结果第91-94页
        7.4.1 MTG反应中催化剂活性随TOS的变化第91-92页
        7.4.2 气相组分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第92-93页
        7.4.3 油相组分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第93-94页
        7.4.4 反应机理第94页
    7.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工作展望第96-100页
    8.1 全文总结第96-98页
    8.2 本文创新点第98页
    8.3 本文研究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5页
作者简历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粉高温裂解特性试验及裂解气化中试系统设计与试验
下一篇:水热降解及碳氮调控促进高含水率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