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0页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美国劳资集体谈判中雇主信息披露义务的确立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雇主信息披露义务确立的标志——Truitt案 | 第12-15页 |
第二节 雇主信息披露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劳资集体谈判中雇主披露信息义务的适用 | 第18-39页 |
第一节 雇主信息披露义务范围的判断标准 | 第19-33页 |
一、信息披露义务的产生 | 第19-20页 |
二、被请求的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善意 | 第20-31页 |
三、信息请求必须不能对任何一方造成过重的负担 | 第31页 |
四、必须及时提供信息 | 第31-32页 |
五、不提供信息的后果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雇主对信息披露义务的抗辩 | 第33-39页 |
一、保密信息 | 第34-37页 |
二、限制信息的使用 | 第37页 |
三、个人隐私 | 第37-38页 |
四、弃权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我国集体谈判中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完善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我国集体谈判制度中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39-44页 |
一、我国集体谈判制度中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现状 | 第39-41页 |
二、我国集体谈判制度中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不足 | 第41-44页 |
第二节 美国劳资集体谈判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与运用 | 第44-48页 |
一、完善立法 | 第44-45页 |
二、工会去行政化,完成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的转型 | 第45页 |
三、善救济途径,增加司法救济 | 第45-46页 |
四、引入相关性标准,细化信息披露义务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