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掺有硅酸钠修复剂的混凝土自修复试验研究与寿命预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 基于物理学原理的自修复混凝土第14-15页
        1.2.2 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自修复混凝土第15-19页
        1.2.3 基于生物反应原理的自修复技术第19-20页
        1.2.4 研究现状评价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21-24页
        1.3.1 研究技术路线第21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22-24页
第二章 掺有硅酸钠修复剂的自修复混凝土修复后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第24-46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试验设计与准备第24-39页
        2.2.1 渗透试验方案选取第24-29页
        2.2.2 裂缝生成试验设计第29-36页
        2.2.3 硅酸钠修复剂自修复原理第36-37页
        2.2.4 硅酸钠修复剂的制作流程第37-39页
        2.2.5 自修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9页
    2.3 试验现象与结果第39-45页
        2.3.1 试验现象第39-43页
        2.3.2 氯离子渗透系数的计算第43-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基于确定性方法的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与修复剂最优配合比选取第46-73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的主要参数第46-51页
        3.2.1 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第47-49页
        3.2.2 混凝土内部引入的氯离子初始浓度第49页
        3.2.3 钢筋锈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第49-50页
        3.2.4 渗透系数的衰减指数第50-51页
    3.3 自修复混凝土确定性寿命预测第51-63页
        3.3.1 混凝土寿命预测原理第51-55页
        3.3.2 三种修复剂掺量的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结果第55-63页
    3.4 自修复混凝土确定性寿命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第63-72页
        3.4.1 方差分析原理第64页
        3.4.2 正态假设检验第64-67页
        3.4.3 方差齐性检验第67-68页
        3.4.4 独立性检验第68页
        3.4.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68-70页
        3.4.6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第70-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基于非确定性方法的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第73-94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混凝土寿命预测的非确定性方法第73-83页
        4.2.1 可靠度理论的概念第73页
        4.2.2 寿命预测极限状态表达式的推导第73-75页
        4.2.3 随机模拟法寿命预测与分布特征检验第75-76页
        4.2.4 自修复混凝土非确定性寿命预测结果第76-80页
        4.2.5 自修复混凝土的安全系数第80-83页
    4.3 混凝土寿命预测参数的敏度分析第83-92页
        4.3.1 参数变化时寿命预测响应的变化程度第83-89页
        4.3.2 混凝土寿命预测参数的敏度公式推导与敏度计算第89-91页
        4.3.3 自修复混凝土寿命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第91-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体系第94-119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BP神经网络预测体系的建立第94-104页
        5.2.1 BP神经网络的实现第94-98页
        5.2.2 归一化方法与隐含层节点数的选取第98页
        5.2.3 BP神经网络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结果第98-104页
    5.3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体系的建立第104-111页
        5.3.1 遗传算法的实现第104-105页
        5.3.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自修复混凝土寿命预测预测结果第105-110页
        5.3.3 优化前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对比第110-111页
    5.4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体系的建立第111-118页
        5.4.1 粒子群算法的实现第111-112页
        5.4.2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自修复混凝土寿命的预测结果第112-117页
        5.4.3 粒子算法优化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对比第117-118页
    5.5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成果及展望第119-122页
    6.1 引言第119页
    6.2 结论第119-120页
    6.3 建议第120-121页
    6.4 成果第121页
    6.5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附件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亚微米尺度超尖V切口的SEVNB法对陶瓷断裂韧性可靠评价的研究
下一篇:沿边开发开放政策背景下东兴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