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8-1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选题背景 | 第8页 |
| 2.研究价值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3.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2.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3.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二、集团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 (一)集团资金管理基础 | 第14-16页 |
| 1.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第14页 |
| 2.资本成本理论 | 第14-16页 |
|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 1.调剂资金余缺,统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第16页 |
| 2.维护集团信誉,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 | 第16-17页 |
| 3.降低财务风险,防范资金风险 | 第17页 |
|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原则 | 第17-19页 |
| 1.集中性原则 | 第18页 |
| 2.及时性原则 | 第18页 |
| 3.效益性原则 | 第18页 |
| 4.协调性原则 | 第18-19页 |
| 三、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现状 | 第19-25页 |
| (一)电力企业的特征与资金管理模式 | 第19-22页 |
| 1.电力企业的特征 | 第19页 |
| 2.我国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 3.电力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 | 第21-22页 |
| (二)DT电力集团公司简介 | 第22页 |
| (三)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特点 | 第22-23页 |
| 1.经营资金种类繁多、现金流入(流出)项目多 | 第23页 |
| 2.资金回收速度快慢不一、回收方式复杂 | 第23页 |
| 3.资金存量和现金流量规模大 | 第23页 |
| 4.融资规模大,融资方式多 | 第23页 |
| (四)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现状 | 第23-25页 |
| 1.资金组织体系逐步形成 | 第23-24页 |
| 2.资金管理的制度和措施不断完善 | 第24页 |
| 3.资金监控管理技术手段日趋成熟 | 第24页 |
| 4.全面管理制度战略性统筹 | 第24-25页 |
| 四、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 (一)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 1.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5页 |
| 2.资金调度能力不强 | 第25-26页 |
| 3.部分工程项目投资回报率偏低 | 第26-29页 |
| 4.预算管理不完善 | 第29-30页 |
| 5.应收款项无法按期收回,资产管理不完善 | 第30-31页 |
| 6.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31页 |
| (二)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 1.财务制度未与财务管理机构完全结合 | 第31-32页 |
| 2.以资金预算为主的资金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 第32页 |
| 3.基建项目未进行充分论证分析 | 第32页 |
| 4.非财务部机构预算重视度不高 | 第32页 |
| 5.资产管理不规范 | 第32-33页 |
| 6.系统软件、硬件未及时更新 | 第33-34页 |
| 五、DT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问题的相关优化方案 | 第34-45页 |
| (一)完善资金管理组织体系 | 第34-36页 |
| 1.设立资金调度中心 | 第34-35页 |
| 2.完善银行账户管理 | 第35页 |
| 3.构建账户在线监控,统一结算通道 | 第35-36页 |
| (二)加强基建项目资金管理 | 第36-39页 |
|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管理能力 | 第39-40页 |
| 1.完善预算管理模式 | 第39页 |
| 2.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 第39页 |
| 3.提升预算信息化管理能力,推进预算管理全过程在线控制 | 第39-40页 |
| (四)优化应收账款管理和资产管理 | 第40-43页 |
| 1.优化应收账款管理 | 第40页 |
| 2.优化资产管理 | 第40-43页 |
| (五)信息化系统管控平台的完善,提高资金全过程管理 | 第43-45页 |
| 1.对标管理信息系统 | 第43-44页 |
| 2.全面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 第44页 |
| 3.风险内控信息系统 | 第44-45页 |
| 六、结论 | 第45-46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45页 |
| (二)现有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目标 | 第45-46页 |
| 注译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