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 甲型流感病毒概述 | 第9-13页 |
1.1 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特性及致病性 | 第9-12页 |
1.2 H5N6、H7N9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13页 |
2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非翻译区(UTR)概述 | 第13-15页 |
2.1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UTR序列功能的初步探究 | 第13-14页 |
2.2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UTR序列多态性的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3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研究 | 第15-17页 |
3.1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概述及其发展史 | 第15-16页 |
3.2 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4 课题思路 | 第17-18页 |
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H5N6、H7N9及H9N2流感病毒HA,NA-UTR碱基多态性分析 | 第19-34页 |
1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1.1 GenBank数据库中HA/NA-UTR序列筛选 | 第19-20页 |
1.2 深圳市人感染H5N6,H7N9流感病毒HA/NA-UTR序列信息的获取 | 第20页 |
1.3 H5N6,H7N9流感病毒HA/NA-UTR进化树构建及突变位点序列分析 | 第20-21页 |
1.4 HA/NA-UTR引物序列设计与合成 | 第21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1-34页 |
2.1 H5N6及H7N9流感病毒的HA/NA-UTR的cDNA序列进化分析 | 第21-29页 |
2.2 H5N6及H7N9流感病毒的HA/NA-UTR的vRNA序列突变位点分析 | 第29-34页 |
第三章 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的有效性检验 | 第34-50页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4-35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44页 |
2.1 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 第35-39页 |
2.2 Lipofectamine2000转染效率 | 第39-42页 |
2.3 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的有效性检验 | 第42-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3.1 PCR检验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 | 第44-45页 |
3.2 Lipofectamine2000转染效率比较 | 第45-47页 |
3.3 依赖辅助病毒检验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 | 第47-50页 |
第四章 HA/NA-UTR碱基随机突变病毒库的构建及突变病毒初步筛选 | 第50-65页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0-58页 |
2.1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克隆 | 第50-54页 |
2.2 转染MDCK细胞,外源性EGFP表达及其检测 | 第54-5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8-65页 |
3.1 HA/NA-UTR-EGFP目的片段的构建 | 第58-59页 |
3.2 含HA/NA-UTR的RNA聚合酶I荧光报告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 第59-61页 |
3.3 UTR随机突变库库容量计算 | 第61页 |
3.4 依赖辅助病毒的转染及表达 | 第61-6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65-68页 |
5.1 RNA聚合酶I系统的改造 | 第65-66页 |
5.2 HA/NA-UTR突变对ORF区域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