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矿区复田论文

煤矸石充填复垦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其压缩模拟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8-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 煤矸石及其工程应用概述第25-35页
    2.1 煤矸石概述第25-26页
    2.2 煤矸石岩石类型第26-27页
    2.3 煤矸石块度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第27-29页
    2.4 影响煤矸石变形的因素第29-31页
        2.4.1 物理风化第29-30页
        2.4.2 水化作用第30页
        2.4.3 机械压实作用第30-31页
    2.5 煤矸石变形对工程应用的影响第31-33页
        2.5.1 煤矸石充填状态与压缩量对路基的影响第31-32页
        2.5.2 煤矸石压缩变形对标高设计影响第32-33页
        2.5.3 煤矸石变形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第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自然堆存状态下煤矸石变形特征试验研究第35-50页
    3.1 试验设计第35-38页
        3.1.1 试验设计原理第35页
        3.1.2 模型设计第35-38页
    3.2 试验模型煤矸石岩性及级配设计第38-42页
        3.2.1 煤矸石岩性第38-39页
        3.2.2 模型煤矸石级配设计第39-42页
    3.3 沉降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第42-49页
        3.3.1 监测网布设原理第42-43页
        3.3.2 沉降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第43-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不同级配煤矸石充填模型地表沉降规律及数值分析第50-69页
    4.1 地表沉降特征分析第50-52页
    4.2 沉降速率特征分析第52-58页
    4.3 累积下沉特征分析第58-59页
    4.4 地表沉降数值分析方法概述第59-65页
        4.4.1 回归分析方法第60-61页
        4.4.2 时间序列分析法第61-62页
        4.4.3 灰色系统分析法第62-64页
        4.4.4 组合预测模型第64-65页
    4.5 沉降变形数值分析第65-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不同块度结构煤矸石压缩变形模拟实验研究第69-85页
    5.1 离散元的基本思想概述第69-70页
    5.2 PFC2D软件基本原理第70-73页
        5.2.1 PFC颗粒模拟基本方程第70-72页
        5.2.2 PFC颗粒流接触模型第72-73页
    5.3 煤矸石颗粒双轴压缩模拟实验第73-77页
        5.3.1 方案设计第74页
        5.3.2 颗粒试样的生成及压缩实验第74-77页
    5.4 不同级配煤矸石颗粒试样变形规律第77-84页
        5.4.1 煤矸石颗粒试样峰值强度分析第77-81页
        5.4.2 煤矸石颗粒试样体应变的变化规律第81-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与规律分析
下一篇:罗河铁矿副井井壁腐蚀破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