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2.3 文献评论 | 第17-18页 |
3.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3.1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3.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8页 |
3.1.2 资产证券化基本流程 | 第18-20页 |
3.1.3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20-21页 |
3.2 汽车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 | 第21-22页 |
3.3 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4.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5页 |
4.1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4.1.1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市场情况概述 | 第25-26页 |
4.1.2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 第26-27页 |
4.2 资产证券化融资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意义 | 第27-29页 |
4.2.1 融资成本降低,流动资产增强 | 第27-28页 |
4.2.2 资金用途丰富,改善融资困境 | 第28页 |
4.2.3 融资额度提高,融资门槛下降 | 第28-29页 |
4.3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4.3.1 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 第29-31页 |
4.3.2 产品信用设计缺乏外部评级 | 第31-32页 |
4.3.3 基础资产未实现真实出售 | 第32-33页 |
4.3.4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3页 |
4.4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 | 第33-35页 |
5.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案例分析 | 第35-54页 |
5.1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简介 | 第35页 |
5.2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 第35-38页 |
5.2.1 实现发展战略的需要 | 第35-36页 |
5.2.2 减少融资成本的需要 | 第36-37页 |
5.2.3 财务结构优化的需要 | 第37-38页 |
5.3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介绍 | 第38-40页 |
5.4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资产证券化特征分析 | 第40-54页 |
5.4.1 基础资产池组合构建和管理分析 | 第40-45页 |
5.4.2 交易结构设计分析 | 第45-50页 |
5.4.3 信用增级、信用评级分析 | 第50-52页 |
5.4.4 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 第52-54页 |
6.完善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 第54-56页 |
6.1 提高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完善贷前审核贷后管理方式 | 第54页 |
6.2 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引入外部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措施 | 第54-55页 |
6.3 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制度 | 第55页 |
6.4 优化贷款组合,提高加权平均收益 | 第55-56页 |
7.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