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荧光铜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纳米材料的概述第10-12页
        1.1.1 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第10-11页
        1.1.2 金属纳米簇概述第11-12页
    1.2 金属纳米簇的制备第12-17页
        1.2.1 硫基类化合物为模板第12-13页
        1.2.2 树枝状大分子化合物为模板第13-14页
        1.2.3 多肽及蛋白质模板第14-16页
        1.2.4 寡核苷酸DNA为模板第16-17页
    1.3 检测对象概述第17-18页
    1.4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第18-19页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有第19-20页
    1.6 结束语第20-21页
第二章 一锅法合成以核苷为模板的荧光铜纳米簇并将其应用于鉴别核苷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2.1 试剂和药品第22页
        2.2.2 仪器第22-23页
        2.2.3 合成核苷保护的CuNCS第23页
        2.2.4 测量三种铜纳米簇的荧光量子产率第23页
        2.2.5 腺苷,胞苷和鸟苷的鉴别及统计分析第23-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2.4 总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以胞苷稳定的铜纳米簇构建检测铜离子和氯化血红素的荧光探针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4页
        3.2.2 荧光检测Cu~(2+)和Hemin第34-35页
        3.2.3 湖水样品中Cu~(2+)的分析第35页
        3.2.4 鸭血样品中分析氯化血红素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3.3.1 基于荧光CuNCS的合成过程检测Cu~(2+)第36-37页
        3.3.2 荧光CuNCS检测氯化血红素第37-39页
        3.3.3 实际样品中Cu~(2+)和氯化血红素的分析第39-40页
    3.4 总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利用胞苷保护的铜纳米簇构建光学传感器检测六价金属铬CR(Ⅵ)第41-46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实验部分第42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42页
        4.2.2 CuNCS的制备第42页
        4.2.3 检测Cr(Ⅵ)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5页
        4.3.1 CuNCS检测Cr(Ⅵ)的机理探究第42-43页
        4.3.2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43页
        4.3.3 Cr(Ⅵ)的检测第43-44页
        4.3.4 选择性考察第44-45页
        4.3.5 湖水中Cr(Ⅵ)的检测第45页
    4.4 结论第45-46页
第五章 将腺苷保护的铜纳米簇作为纳米荧光探针用于湖水样中呋喃妥因的检测第46-54页
    5.1 前言第46-47页
    5.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5.2.1 试剂和材料第47页
        5.2.2 仪器和测量第47页
        5.2.3 荧光CuNCS的合成第47-48页
        5.2.4 呋喃妥因的荧光检测第4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5.3.1 荧光CuNCS的表征第48-49页
        5.3.2 呋喃妥因的检测第49-52页
        5.3.3 将CuNCS应用于湖水样中呋喃妥因的测定第52-53页
    5.4 总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7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金属纳米簇模拟过氧化物酶活性应用于生物小分子GSH、Glucose、ATP的检测
下一篇:贵金属修饰In2O3/SnO2基气敏材料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