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章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普遍存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原因分析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形成 | 第14-16页 |
一、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的构成 | 第14页 |
二、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形成模式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影响 | 第16-21页 |
一、产业政策的影响 | 第17-19页 |
二、竞争政策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地位悬殊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法律、法规的规定 | 第21-24页 |
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重要影响 | 第21-22页 |
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 | 第22页 |
三、《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作用甚微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竞争效果分析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正面竞争效果 | 第24-26页 |
一、理论解释:芝加哥学派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二、实证调查:4S经销模式体系化服务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负面竞争效果 | 第26-31页 |
一、理论解释:搭便车多元化,进一步导致市场失灵 | 第26-28页 |
二、实证调查:价格水平高,损害消费者福祉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域外对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及其启示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欧盟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 第32-35页 |
一、欧盟对纵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 第33-34页 |
二、欧盟对汽车行业的纵向集体豁免制度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相关规定 | 第35-38页 |
一、反托拉斯法判例下确立的本身违法规则与合理原则 | 第35-36页 |
二、美国对汽车售后市场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 | 第36-37页 |
三、美国汽车售后市场反垄断执法手段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域外汽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一、制定汽车行业专项法规 | 第38-39页 |
二、重点规制汽车生产商 | 第39页 |
三、不定期检查制度与宽恕制度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制度的规制路径 | 第40-53页 |
第一节 我国法律规定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不足 | 第40-44页 |
一、《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未落到实处 | 第40-41页 |
二、《反垄断法》未明确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方法 | 第41-42页 |
三、《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阻碍汽车售后市场发展 | 第42-43页 |
四、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缺少完善的执法制度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具体建议 | 第44-53页 |
一、推进并完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实施 | 第44-46页 |
二、制定《反垄断法》相关配套规则 | 第46-47页 |
三、加快推进《汽车反垄断指南》出台 | 第47-50页 |
四、引入不定期检查制度以及宽恕制度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