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封育措施对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封育对植被演替过程的影响 | 第10-13页 |
1.2.2 封育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3 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19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2 地形与地貌 | 第17页 |
2.3 气候与水文 | 第17-18页 |
2.4 土壤 | 第18页 |
2.5 植被类型 | 第18-1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5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3.1.1 不同封育措施下植被群落特征 | 第19页 |
3.1.2 不同封育措施下土壤性状 | 第19页 |
3.1.3 不同封育措施草地健康评价 | 第1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2.1 样地选择 | 第19-20页 |
3.2.2 植被调查 | 第20页 |
3.2.3 土壤调查 | 第20-21页 |
3.3 数据处理分析 | 第21-24页 |
3.4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51页 |
4.1 不同封育措施下植被群落特征 | 第25-35页 |
4.1.1 物种组成 | 第25-29页 |
4.1.2 植被群落数量特征 | 第29-32页 |
4.1.3 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 | 第32-33页 |
4.1.4 植被群落相似性 | 第33-34页 |
4.1.5 植被群落稳定性 | 第34-35页 |
4.2 不同封育措施下土壤性状 | 第35-48页 |
4.2.1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第35-40页 |
4.2.2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第40-44页 |
4.2.3 植被与土壤相关性分析 | 第44-48页 |
4.3 封育措施对草地恢复的综合评价 | 第48-51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51-55页 |
5.1 讨论 | 第51-53页 |
5.1.1 封育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2 封育措施对草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 第52页 |
5.1.3 封育措施对草地健康状况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