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TiAl基合金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2.1 TiAl基合金的发展历程 | 第12页 |
1.2.2 TiAl基合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TiAl基合金的基本特性 | 第13-16页 |
1.3.1 TiAl基合金的晶体结构 | 第13-14页 |
1.3.2 TiAl基合金的显微结构 | 第14-15页 |
1.3.3 TiAl基合金的本征脆性 | 第15-16页 |
1.4 TiAl基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16-19页 |
1.4.1 铸造工艺 | 第16页 |
1.4.2 铸锭冶金 | 第16-17页 |
1.4.3 粉末冶金 | 第17-19页 |
1.5 TiAl基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 第19-21页 |
1.5.1 TiAl基合金超塑性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5.2 TiAl基合金超塑性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1.5.3 TiAl基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 | 第20-21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23-25页 |
2.1.1 成分设计 | 第23页 |
2.1.2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1.3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5-28页 |
2.2.1 机械合金化 | 第25-26页 |
2.2.2 真空热压烧结 | 第26-27页 |
2.2.3 包套处理 | 第27-28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31页 |
2.3.1 性能测试分析 | 第28-30页 |
2.3.2 成分组织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超细晶γ-TiAl基合金的制备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机械合金化及组织分析 | 第31-35页 |
3.2.1 球磨粉末演化规律分析 | 第32-33页 |
3.2.2 球磨粉末物相分析 | 第33-34页 |
3.2.3 球磨粉末透射分析 | 第34-35页 |
3.3 真空热压烧结及组织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反应烧结合金物相分析 | 第36-37页 |
3.3.2 烧结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 第37-38页 |
3.3.3 烧结合金密度和硬度测试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超细晶γ-TiAl基合金热变形力学行为研究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包套热压组织分析 | 第40-41页 |
4.3 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41-44页 |
4.4 延伸率、抗拉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4.4.1 变形温度对延伸率、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2 应变速率对延伸率、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45页 |
4.5 超塑性变形本构方程 | 第45-48页 |
4.5.1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 第45-46页 |
4.5.2 本构方程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超细晶γ-TiAl基合金超塑性变形组织研究 | 第50-5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超塑性变形的显微组织演变 | 第50-53页 |
5.2.1 塑性变形后的断口分析 | 第50-52页 |
5.2.2 塑性变形后的孔洞和裂纹分析 | 第52-53页 |
5.3 组织超塑性变形机制分析 | 第53-57页 |
5.3.1 位错和孪晶机理 | 第53-56页 |
5.3.2 动态再结晶机理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