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硅基光子学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 硅基光子学的机遇与挑战 | 第13-16页 |
1.3 硅基器件 | 第16-20页 |
1.3.1 衍射光栅 | 第17-18页 |
1.3.2 光栅耦合器 | 第18-20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1 基于双层光栅垂直耦合器 | 第20页 |
1.4.2 光栅结构提高太阳能电池光伏特性 | 第20-21页 |
1.5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硅基波导与光栅数值计算方法 | 第27-43页 |
2.1 平板波导理论 | 第27-32页 |
2.1.1 二维平板波导 | 第28-31页 |
2.1.2 三维平板波导 | 第31-32页 |
2.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 第32-37页 |
2.2.1 麦克斯韦方程和Yee元胞 | 第32-34页 |
2.2.2 直角坐标中FDTD三维公式 | 第34-36页 |
2.2.3 FDTD的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2.3 衍射光栅理论基础 | 第37-40页 |
2.3.1 微扰论 | 第37-39页 |
2.3.2 严格耦合波理论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芯片-光纤垂直耦合器 | 第43-55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43页 |
3.2 现有方案 | 第43-48页 |
3.2.1 二元闪耀光栅 | 第43-46页 |
3.2.2 相位控制光栅 | 第46-48页 |
3.3 新的方案 | 第48-51页 |
基于双层光栅的垂直耦合结构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光栅结构在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上的应用 | 第55-71页 |
4.1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发展 | 第55-57页 |
4.2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57-59页 |
4.3 光栅结构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9-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总结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的工作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