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无重叠区域多摄像机下的行人重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6-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主要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特征表示及距离测度第18-30页
    2.1 行人重识别概述第18-19页
    2.2 传统特征表示第19-26页
        2.2.1 LAB颜色直方图特征第19-21页
        2.2.2 方向梯度直方图第21-22页
        2.2.3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第22-26页
    2.3 深度特征第26页
    2.4 距离测度进行相似性判断第26-28页
        2.4.1 马氏距离第26-27页
        2.4.2 XQDA第27-28页
    2.5 行人重识别的评价标准第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深度特征表示的行人重识别第30-48页
    3.1 Alexnet神经网络结构介绍第30-36页
        3.1.1 卷积层第30-31页
        3.1.2 池化层第31页
        3.1.3 激活函数层第31-32页
        3.1.4 全连接层第32-33页
        3.1.5 Softmax层第33-34页
        3.1.6 dropout层第34页
        3.1.7 LRN层第34-35页
        3.1.8 Alexnet神经网络结构组成第35-36页
    3.2 基于Alexnet网络结构的迁移学习第36-40页
    3.3 提取深度特征第40-41页
    3.4 进行距离测度比较第41页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1-47页
        3.5.1 实验数据集介绍第42-43页
        3.5.2 实验过程第43-44页
        3.5.3 实验结果对比第44-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背景抑制的行人重识别第48-69页
    4.1 提取特征进行背景抑制第48-55页
        4.1.1 图像分块第49-50页
        4.1.2 HOG域的随机蕨特征第50-52页
        4.1.3 图像块的筛选第52-55页
    4.2 进行距离测度的比较第55-56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6-68页
        4.3.1 viper数据集实验第56-62页
        4.3.2 CUHK01数据集实验第62-67页
        4.3.3 自制数据集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9-70页
    5.2 工作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avaEE的职员能力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MRI脑组织分割及其三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