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一、引言 | 第8-16页 |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1. 关于房地产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 2.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 第11-12页 |
| 3. 关于战略的研究 | 第12-13页 |
| 4. 房地产项目服务周期内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 第13页 |
| (三)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3-14页 |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二、房地产企业技术经济特征及其项目服务周期的界定 | 第16-20页 |
| (一) 房地产企业经济特性 | 第16页 |
| (二) 房地产企业的服务性质 | 第16-17页 |
| (三) 项目生命周期的理论体系 | 第17-18页 |
| 1. 项目生命周期概念的阐述 | 第17-18页 |
| 2.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点 | 第18页 |
| (四) 房地产企业项目服务周期的定义及划分 | 第18-20页 |
| 三、房地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0-25页 |
| (一) 房地产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0页 |
| (二) 房地产企业项目服务周期内的利益相关者 | 第20-21页 |
| (三) 房地产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第21-23页 |
| (四) 房地产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关系 | 第23-25页 |
| 四、基于BSC 的共生战略模型 | 第25-37页 |
| (一) 平衡计分卡简介及应用状况 | 第25-30页 |
| 1. 平衡计分卡的产生 | 第25-26页 |
| 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 3. 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 (二) 用于房地产企业利益相关者策略分析的BSC 模型 | 第30-37页 |
| 1. 改进的思路与模型 | 第30-32页 |
| 2. 共生战略模型的考评内容 | 第32-33页 |
| 3. 共生战略模型的考评方法 | 第33-37页 |
| 五、实证分析---共生战略模型对XX 房地产公司的分析 | 第37-44页 |
| (一) 关于xx 房地产公司案例简介 | 第37页 |
| (二) 共生战略模型对xx 房地产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策略分析 | 第37-44页 |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 (一) 结论研究 | 第44页 |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