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郊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及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立论依据 | 第12-16页 |
1.1.1 土壤污染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2 重金属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 第13-14页 |
1.1.3 邻苯二甲酸酯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农业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2 农业土壤邻苯二甲酸酯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 研究区域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2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第22-32页 |
2.1 样品采集与样品前处理 | 第22-23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2.1.2 采样点选择 | 第23页 |
2.1.3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第23页 |
2.2 样品分析与分析方法 | 第23-30页 |
2.2.1 样品理化分析 | 第23-25页 |
2.2.2 重金属全量及形态分析 | 第25-28页 |
2.2.3 PAEs分析测定 | 第28-30页 |
2.3 污染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2.3.1 地累积污染指数法 | 第30页 |
2.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30页 |
2.3.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30-31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第3章 土壤理化特征 | 第32-38页 |
3.1 土壤PH | 第32页 |
3.2 土壤电导率 | 第32-34页 |
3.3 土壤磁化率 | 第34页 |
3.4 土壤碳酸钙 | 第34-35页 |
3.5 土壤有机质 | 第35页 |
3.6 土壤粒度 | 第35-38页 |
第4章 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 第38-50页 |
4.1 重金属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 第38-45页 |
4.1.1 重金属含量水平 | 第38-39页 |
4.1.2 重金属含量比较 | 第39-41页 |
4.1.3 重金属分布特征 | 第41-45页 |
4.2 PAEs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 第45-50页 |
4.2.1 PAEs含量与分布 | 第45-47页 |
4.2.2 PAEs含量的比较 | 第47-48页 |
4.2.3 PAEs组成特征 | 第48-50页 |
第5章 重金属和PAES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0-54页 |
第6章 重金属和PAES的来源分析 | 第54-62页 |
6.1 相关分析 | 第54-56页 |
6.2 主成分分析 | 第56-58页 |
6.3 聚类分析 | 第58页 |
6.4 来源分析 | 第58-62页 |
第7章 重金属和PAES的污染分析 | 第62-68页 |
7.1 重金属污染分析 | 第62-66页 |
7.1.1 地累积污染指数法 | 第62-65页 |
7.1.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65-66页 |
7.2 土壤PAEs的污染分析 | 第66-68页 |
第8章 重金属和PAES风险分析 | 第68-78页 |
8.1 重金属风险分析 | 第68-76页 |
8.1.1 基于形态的风险分析 | 第68-73页 |
8.1.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73-76页 |
8.2 土壤中PAEs风险分析 | 第76-78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2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78-80页 |
9.2 不足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