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脉搏波理论与病理信息 | 第12-16页 |
1.2.1 动脉血压的形成 | 第12-13页 |
1.2.2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第13-14页 |
1.2.3 弹性腔模型 | 第14-15页 |
1.2.4 动脉脉搏波表达 | 第15-16页 |
1.2.5 脉搏波与病理信息之间关系 | 第16页 |
1.3 现有的采集脉搏波的方法 | 第16-19页 |
1.3.1 听诊法采集脉搏波 | 第16-17页 |
1.3.2 示波法采集脉搏波 | 第17页 |
1.3.3 动脉张力法采集脉搏波 | 第17-18页 |
1.3.4 容积补偿法采集脉搏波 | 第18-19页 |
1.3.5 容积描记法采集脉搏波 | 第19页 |
1.3.6 超声法采集脉搏波 | 第19页 |
1.3.7 次生法采集脉搏波 | 第19页 |
1.4 脉搏波特征点分析法与现有的提取脉搏波特征点的方法 | 第19-22页 |
1.4.1 脉搏波特征点分析法 | 第20-21页 |
1.4.2 面积法提取脉搏波特征点 | 第21页 |
1.4.3 时域法提取脉搏波特征点 | 第21页 |
1.4.4 频域法提取脉搏波特征点 | 第21-22页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22-23页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人体动脉脉搏波的提取和预处理 | 第24-36页 |
2.1 脉搏波的数字化提取 | 第24-25页 |
2.2 脉搏波信号特点分析 | 第25-26页 |
2.3 脉搏波去噪处理 | 第26-34页 |
2.3.1 脉搏信号噪声的特点 | 第26-27页 |
2.3.2 脉搏波去噪方法分析 | 第27-30页 |
2.3.3 小波阈值法去噪 | 第30-32页 |
2.3.4 小波去噪效果评价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脉搏波特征点提取及分析 | 第36-48页 |
3.1 脉搏波数据分周期 | 第36-37页 |
3.2 提取每个周期段脉搏波的特征值 | 第37-41页 |
3.2.1 n个高斯函数拟合脉搏波 | 第37-39页 |
3.2.2 求取高斯函数的参数的值 | 第39页 |
3.2.3 求取单个脉搏波的特征值 | 第39-41页 |
3.3 整个脉搏波特征的特征值 | 第41-44页 |
3.4 脉搏波特征与女性气血病理关系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脉搏波特征的病理信息分析Android系统 | 第48-74页 |
4.1 基于Android系统设备的脉搏波采集装置 | 第48-52页 |
4.1.1 脉搏信号采集装置的设计 | 第49-52页 |
4.2 Android系统的介绍 | 第52-59页 |
4.2.1 Android系统平台的架构 | 第52-53页 |
4.2.2 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 第53-59页 |
4.3 基于Android系统的脉搏波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59-70页 |
4.3.1 MainActivity界面的设计 | 第59-62页 |
4.3.2 MainActivity功能设计 | 第62-64页 |
4.3.3 Activity间的值传递 | 第64-65页 |
4.3.4 Activity2界面的设计 | 第65-66页 |
4.3.5 Activity2功能的设计 | 第66-70页 |
4.4 脉搏信号分析系统演示 | 第70-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4-78页 |
5.1 总结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