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德育课程 | 第8-9页 |
·隐性课程 | 第9-10页 |
·隐性德育课程 | 第10页 |
·国内外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隐性德育课程的主要特征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2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12-13页 |
2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13-15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隐性德育课程的意义 | 第13-14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类型 | 第14-15页 |
·以物质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14页 |
·以制度形态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课程 | 第14页 |
·以精神形态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 | 第14-15页 |
3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 第15-18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 | 第15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 第15-18页 |
·价值导向与激励功能 | 第15-16页 |
·陶冶熏陶功能 | 第16页 |
·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功能 | 第16-18页 |
4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第18-21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角度 | 第19页 |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可利用资源 | 第19-21页 |
·教师资源 | 第19页 |
·学科特色 | 第19-20页 |
·校园文化 | 第20-21页 |
5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建构体系 | 第21-23页 |
·目标导向体系 | 第21页 |
·管理网络体系 | 第21页 |
·环境建设体系 | 第21-22页 |
·德育评价体系 | 第22-23页 |
6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建构方法 | 第23-27页 |
·公正团体建设法 | 第23-24页 |
·校园文化创设法 | 第24-25页 |
·环境优化法 | 第25-27页 |
7 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建议 | 第27-28页 |
·树立科学的隐性德育课程观,缔结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27页 |
·加强高校环境建设,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