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管线工程论文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典型节点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1 国外发展概况第11页
        1.2.2 国内发展概况第11-12页
    1.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研究及进展第12-19页
        1.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震害现象第12-13页
        1.3.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设计规范发展概况第14-15页
        1.3.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数值模拟基本理论第21-32页
    2.1 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理论第21-28页
        2.1.1 土的动力本构关系第21-23页
        2.1.2 人工边界条件第23-24页
        2.1.3 动力分析中的接触问题第24-25页
        2.1.4 土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阻尼第25-26页
        2.1.5 动力方程及求解方法第26-28页
    2.2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28-29页
    2.3 网格划分第29-30页
    2.4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原则第30-31页
        2.4.1 选取原则第30-31页
        2.4.2 调整原则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节点地震响应分析第32-60页
    3.1 有限元模型第32-35页
        3.1.1 工程概况第32-33页
        3.1.2 岩土层分布及其工程特征第33-34页
        3.1.3 地震效应分析评价第34页
        3.1.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2 模态分析第35-37页
    3.3 水平地震响应分析第37-43页
        3.3.1 位移分析第38-39页
        3.3.2 加速度分析第39-41页
        3.3.3 应力分析第41-42页
        3.3.4 接触分析第42-43页
    3.4 竖向地震响应分析第43-48页
        3.4.1 位移分析第44页
        3.4.2 加速度分析第44-46页
        3.4.3 应力分析第46-47页
        3.4.4 接触分析第47-48页
    3.5 水平、竖向耦合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第48-55页
        3.5.1 位移分析第48-50页
        3.5.2 加速度分析第50-53页
        3.5.3 应力分析第53-54页
        3.5.4 接触分析第54-55页
    3.6 不同输入方式下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第55-58页
        3.6.1 位移对比第55-57页
        3.6.2 加速度对比第57-58页
        3.6.3 应力对比第58页
    3.7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节点地震响应的因素分析第60-78页
    4.1 结构与土体材料性质第60-65页
        4.1.1 土的弹性模量第60-63页
            4.1.1.1 侧向变形分析第60-61页
            4.1.1.2 加速度分析第61-62页
            4.1.1.3 应力分析第62-63页
        4.1.2 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第63-65页
            4.1.2.1 侧向变形分析第63-64页
            4.1.2.2 加速度分析第64页
            4.1.2.3 应力分析第64-65页
    4.2 输入激励第65-71页
        4.2.1 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第65-68页
            4.2.1.1 侧向变形分析第65-66页
            4.2.1.2 加速度分析第66-67页
            4.2.1.3 应力分析第67-68页
        4.2.2 地震波的频谱特性第68-71页
            4.2.2.1 侧向变形分析第69页
            4.2.2.2 加速度分析第69-70页
            4.2.2.3 应力分析第70-71页
    4.3 是否考虑土-结构接触面的接触效应第71-74页
        4.3.1 侧向变形分析第71-72页
        4.3.2 加速度分析第72-73页
        4.3.3 应力分析第73-74页
    4.4 土-结构接触的摩擦系数第74-76页
        4.4.1 侧向变形分析第74-75页
        4.4.2 加速度分析第75-76页
        4.4.3 应力分析第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5.1 结论第78-79页
    5.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钢筋增强ECC-R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下一篇:广西大新县农民工创业园厂房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