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物理学论文

基于AFM的细胞核力学特性原位测试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细胞核操作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4页
        1.2.2 AFM系统的升级改造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第17-18页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1 课题的来源第18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AFM探针的改进第20-4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AFM探针改进加工的结构设计第20-23页
        2.2.1 待加工探针参数及实验要求第20-21页
        2.2.2 结构方案详细设计第21-23页
    2.3 结构设计理论计算第23-27页
        2.3.1 方案一:矩形悬梁结构理论计算第23-24页
        2.3.2 方案二:镂空悬梁结构理论计算第24-27页
    2.4 改进探针的有限元分析仿真第27-31页
        2.4.1 两种方案的静力学仿真及比较第27-29页
        2.4.2 两种方案的频率仿真及比较第29-31页
    2.5 方案效果比较及最终选用第31-32页
    2.6 探针与反光片微装配第32-35页
        2.6.1 反光片粘贴原理方案设计第32-33页
        2.6.2 具体实验操作第33-35页
    2.7 AFM探针的FIB加工第35-39页
        2.7.1 FIB加工原理和加工难题分析第36-37页
        2.7.2 FIB加工工序设计第37-39页
    2.8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AFM系统的改进第40-53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改进系统的方案设计第40-44页
        3.2.1 侧视系统设计第41-43页
        3.2.2 底视系统设计第43-44页
    3.3 改进系统的功能测试实验第44-47页
        3.3.1 侧视系统测试结果第44-46页
        3.3.2 底视系统测试结果第46-47页
        3.3.3 改进系统的创新点第47页
    3.4 AFM探针手臂的改进设计第47-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细胞及细胞核的原位测试第53-76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细胞改进培养法第53-54页
    4.3 细胞及细胞核静态力学特性原位测试第54-69页
        4.3.1 实验原理第54-55页
        4.3.2 探针的扫频及标定第55-60页
        4.3.3 细胞及细胞核原位测试第60-69页
    4.4 实验数据计算理论第69-72页
        4.4.1 杨氏模量理论计算模型第69-71页
        4.4.2 探针与细胞接触点的确定第71-72页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2-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滨海盐渍地水盐监测与初步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下一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片段快速比对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