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灾难事件中的微公益动员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背景第7-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7-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研究问题与启示第14-15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1.3.1 灾难事件第15页
        1.3.2 微公益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灾难事件中微公益多元主体框架分析第17-36页
    2.1 微公益多元主体第17-18页
    2.2 微公益发起者——公益组织的诚信透明框架第18-24页
        2.2.1 传统官办公益组织网络化第21-23页
        2.2.2 草根民办公益组织扩大化第23-24页
    2.3 微公益动员者——微博平台的动员宣传框架第24-27页
        2.3.1 监督功能第25-26页
        2.3.2 联系功能第26-27页
    2.4 微公益参与者——微博用户的人文关怀框架第27-31页
        2.4.1 人人公益普及化第29-30页
        2.4.2 意见领袖扩大化第30-31页
    2.5 微公益监管者——政府的权威监管框架第31-34页
        2.5.1 构建价值氛围第33页
        2.5.2 构建监管机制第33-34页
    2.6 灾难事件中微公益传播框架的博弈第34-36页
第三章 灾难事件中的微公益动员模型第36-54页
    3.1 灾难事件中的微公益动员模型核心机制第36-49页
        3.1.1 公益组织基于诚信透明框架的微公益动员机制第36-39页
        3.1.2 微博平台基于诚信透明框架的微公益动员机制第39-43页
        3.1.3 微博个人基于人文关怀框架的微公益动员机制第43-47页
        3.1.4 政府部门基于权威监管框架的微公益动员机制第47-49页
    3.2 灾难事件中的微公益动员模型第49-54页
        3.2.1 常态性事件与灾难事件微公益动员比较第49-50页
        3.2.2 灾难事件中的微公益动员模型第50-54页
第四章 灾难事件中微公益动员模型的影响、问题及对策第54-61页
    4.1 微公益动员模型的影响第54-56页
        4.1.1 转变公益格局第54-55页
        4.1.2 撬动公共决策第55-56页
    4.2 微公益动员模型的问题第56-57页
        4.2.1 动员模型系统化、制度化不足第56-57页
        4.2.2 动员信息规范性、真实性欠缺第57页
    4.3 微公益动员的发展对策第57-61页
        4.3.1 从微博平台入手——实行实名认证第58页
        4.3.2 从微博用户入手——提高媒介素养第58-59页
        4.3.3 从公益组织入手——透明公益运作第59页
        4.3.4 从政府部门入手——强化规范管理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含学术论文、著作、科研奖项及发明专利等)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脱钩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与提升研究
下一篇:非理性网民评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