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投壶游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礼节性游戏 | 第13-25页 |
一、投壶探源 | 第13-16页 |
(一) 古代经学家的观点 | 第13-14页 |
(二) 春秋时代文化背景与投壶的产生 | 第14-16页 |
二、《礼记》所记投壶礼 | 第16-21页 |
(一) 投壶用具 | 第16-17页 |
(二) 参与者及其职掌 | 第17-18页 |
(三) 具体过程 | 第18-21页 |
三、投壶的游戏性质 | 第21-23页 |
四、投壶与儒家的游戏观念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两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娱乐性的逐渐凸显 | 第25-37页 |
一、两汉至三国时期 | 第25-29页 |
(一) 形制及玩法 | 第25-28页 |
(二) 参与人群 | 第28-29页 |
二、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 第29-33页 |
(一) 形制及玩法 | 第29-30页 |
(二) 参与人群 | 第30-33页 |
三、投壶的域外传播 | 第33-37页 |
(一) 朝鲜半岛 | 第33-34页 |
(二) 日本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宋元明清时期——多样化、通俗化的发展 | 第37-53页 |
一、形制及玩法 | 第37-40页 |
二、参与人群 | 第40-46页 |
(一) 上层社会 | 第40-45页 |
(二) 普通民众 | 第45-46页 |
三、文人士大夫论投壶 | 第46-53页 |
(一) 《投壶新格》 | 第50页 |
(二) 《贯经》 | 第50-51页 |
(三) 《投壶仪节》 | 第51页 |
(四) 《壶谱》 | 第51页 |
(五) 《投壶考原》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投壶游戏的文化功能 | 第53-60页 |
一、休闲娱乐的方式 | 第53页 |
二、教育教化的手段 | 第53-56页 |
三、反射政治形势的镜子 | 第56-58页 |
(一) 投壶与诸侯争霸 | 第56-57页 |
(二) 投壶与政治党派之争 | 第57-58页 |
(三) 投壶称谓与科举制度 | 第58页 |
四、文化传承的媒介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投壶游戏的现代回归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