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层次性的实现路径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依据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2-15页
    四、选题的价值和创新第15-16页
    五、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的层次性要求第17-26页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目标的区别第17-21页
        一、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目标第17-20页
        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目标第20页
        三、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目标第20-21页
    第二节 不同阶段高校学生心理认知的差异第21-23页
        一、本科生心理认知特点第21-22页
        二、硕士研究生心理认知特点第22-23页
        三、博士研究生心理认知特点第23页
    第三节 不同阶段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不同第23-26页
        一、本科生实践能力特点第23-24页
        二、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特点第24页
        三、博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特点第24-26页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现有的层次性设计第26-32页
    第一节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置及要求第26-28页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及要求第26页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及要求第26-27页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及要求第27-28页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及要求第28页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要求第28-29页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内容及要求第28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及要求第28-29页
    第三节 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要求第29-30页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内容及要求第29-30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内容及要求第30页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内在层次性第30-32页
        一、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层次性第30-31页
        二、不同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层次性第31-32页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层次不清问题第32-39页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一定交叉重复第32-35页
        一、本科生四门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第32-34页
        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第34-35页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单一第35-36页
        一、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第35页
        二、实践教学以考察为主第35-36页
        三、第二课堂以报告为主第36页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深度挖掘不够第36-39页
        一、教师知识提高空间减小第36-37页
        二、教学时间呈现减少趋势第37-38页
        三、学生认识与领悟有限第38-39页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步步高”的实现路径第39-48页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取舍第39-41页
        一、本科生阶段精讲与略讲结合第39-40页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模块式教学第40页
        三、博士研究生阶段加强实践内容的平衡第40-41页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阶段教学模式的转变第41-44页
        一、本科生教师为主扩张性教学模式第41-43页
        二、硕士研究生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发展第43页
        三、博士研究生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模式发展第43-44页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用阶段教学方法的变化第44-48页
        一、本科生教学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第44-45页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主题教学法与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第45-46页
        三、博士研究生教学启发式教学与创新式教学相结合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QFD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研究
下一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