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水资源管理与灌溉管理 | 第11-12页 |
1.1.2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第15-19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价 | 第19-25页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1.1 参与式管理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1.2 灌溉管理制度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3 国内外研究差异简略评述 | 第23-25页 |
第3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产生的原因及效益分析 | 第25-34页 |
3.1 我国灌溉管理制度演变的简单介绍 | 第25-28页 |
3.2 现实的困境 | 第28页 |
3.3 国外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28-30页 |
3.4 成立用水户协会的效益与成本 | 第30-33页 |
3.4.1 可能的效益分析 | 第30-32页 |
3.4.2 可能的成本分析 | 第32-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分析 | 第34-72页 |
4.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说明 | 第35-37页 |
4.1.1 研究区概况 | 第35-36页 |
4.1.2 数据说明 | 第36-37页 |
4.2 用水户协会成立的过程分析 | 第37-44页 |
4.2.1 用水户协会的组建情况 | 第37-39页 |
4.2.2 用水户协会会员的参与情况 | 第39-40页 |
4.2.3 用水户协会的内部运行情况 | 第40-41页 |
4.2.4 用水户协会水费管理情况 | 第41-42页 |
4.2.5 用水户协会设施配备情况 | 第42页 |
4.2.6 用水户协会资金管理与资源筹集能力 | 第42-43页 |
4.2.7 用水户协会领导人胜任工作的能力 | 第43-44页 |
4.3 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初步分析 | 第44-50页 |
4.3.1 用水户的参与效应 | 第44-45页 |
4.3.2 工程运行与维护效应 | 第45-46页 |
4.3.3 节水效应 | 第46-49页 |
4.3.4 水费收取效应 | 第49页 |
4.3.5 投劳节约效应 | 第49-50页 |
4.3.6 灌溉面积改善效应 | 第50页 |
4.4 用水户协会运行绩效比较分析 | 第50-72页 |
4.4.1 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简介 | 第51-55页 |
4.4.2 选取评价指标 | 第55-57页 |
4.4.3 应用ANP法为指标赋权 | 第57-67页 |
4.4.3.1 问卷调查 | 第57页 |
4.4.3.2 选择综合排序方法 | 第57-59页 |
4.4.3.3 构建网络结构模型 | 第59-62页 |
4.4.3.4 数据处理 | 第62-67页 |
4.4.3.5 权重结果 | 第67页 |
4.4.4 绩效比较结果 | 第67-72页 |
第5章 参与用水户协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96页 |
5.1 数据资料 | 第73-74页 |
5.2 农户对用水户协会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 第74-75页 |
5.3 农户参与/不参与用水户协会的原因 | 第75-78页 |
5.4 影响农户参与用水户协会的主要因素 | 第78-80页 |
5.4.1 农户的个人特征 | 第78-79页 |
5.4.2 农户的家庭特征 | 第79页 |
5.4.3 农户的种植和灌溉特征 | 第79-80页 |
5.5 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 | 第80-88页 |
5.5.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80-81页 |
5.5.2 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 第81-83页 |
5.5.3 模型分析过程和结果 | 第83-88页 |
5.6 累积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 | 第88-93页 |
5.6.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88-89页 |
5.6.2 模型构建 | 第89-92页 |
5.6.3 模型解释 | 第92-93页 |
5.7 农户视角下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93-95页 |
5.8 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96-103页 |
6.1 我国发展和运行用水户协会的问题分析 | 第96-100页 |
6.1.0 协会组建的边界问题和规模问题 | 第96-97页 |
6.1.1 农户普遍缺乏参与式管理的意识 | 第97页 |
6.1.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97-98页 |
6.1.3 协会运行管理经费不足 | 第98-99页 |
6.1.4 水利工程设施的产权界定问题 | 第99页 |
6.1.5 水费问题 | 第99-10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00-103页 |
6.2.1 协会组建打破行政格局,提倡按水文边界构建用水户协会 | 第100页 |
6.2.2 进一步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农户参与意识 | 第100-101页 |
6.2.3 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法人地位和民主参与 | 第101页 |
6.2.4 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政策支持力度 | 第101页 |
6.2.5 提供协会融资筹资的渠道,保障协会运转经费 | 第101-102页 |
6.2.6 其他建议 | 第102-10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7.1 结论 | 第103-105页 |
7.2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05-106页 |
7.2.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5页 |
7.2.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05-106页 |
7.3 展望 | 第106-107页 |
附录1 协会会长问卷(1) | 第107-111页 |
附录2 协会会长问卷(2) | 第111-115页 |
附录3 农户问卷 | 第115-125页 |
附录4 专家问卷 | 第125-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