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7页 |
1.1 脱落酸(ABA)信号的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1.1.1 ABA的生物合成 | 第9-10页 |
1.1.2 ABA的降解 | 第10-12页 |
1.1.3 ABA生物合成和降解间的平衡 | 第12-13页 |
1.1.4 ABA的感受与信号 | 第13-14页 |
1.1.5 拟南芥中的ABA受体RCAR(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与PYR1(Pyrabactin Resistance1) | 第14-16页 |
1.1.6 其他ABA结合蛋白 | 第16页 |
1.1.7 ABA信号通路调控的基因转录 | 第16-17页 |
1.2 ABA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2.1 ABA参与干旱响应的调控 | 第17-18页 |
1.2.2 ABA信号与气孔开闭 | 第18-19页 |
1.2.3 ABA对根部生长的调节 | 第19-20页 |
1.2.4 ABA对种子成熟和休眠的调节 | 第20-22页 |
1.2.5 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23页 |
1.2.6 ABA与植物叶片的衰老 | 第23-24页 |
1.3 At1g18740的前期研究成果 | 第24-2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培养条件与处理方法 | 第27页 |
2.3 拟南芥突变体杂交 | 第27-28页 |
2.4 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 第28页 |
2.5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6 气孔孔径的测量 | 第28页 |
2.7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8 R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9 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 | 第30-31页 |
2.10 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结论 | 第32-52页 |
3.1 双突变体638/993的构建与表型 | 第32-34页 |
3.2 638/993种子萌发速率的变化 | 第34-36页 |
3.3 638/993种子中ABA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第36-40页 |
3.4 638/993对于外源ABA敏感性的变化 | 第40-43页 |
3.5 外源ABA对638/993中AB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3-49页 |
3.6 638/993干旱耐受能力的变化 | 第49-50页 |
3.7 638/993叶片暗诱导下衰老速率的变化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第52-58页 |
4.1 讨论 | 第52-56页 |
4.1.1 At1g18740和At5g52250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第52-54页 |
4.1.2 At1g18740和At5g52250在拟南芥响应外源ABA中的作用 | 第54-56页 |
4.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