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低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瑞丽市两所乡中学的傣族、景颇族学生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理论依据 | 第12-17页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第12-13页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3页 |
三、归因理论 | 第13-15页 |
四、迁移理论 | 第15页 |
五、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组成部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经济落后,消息闭塞 | 第21页 |
二、陈旧的英语教学习惯 | 第21页 |
三、母语与汉语在英语中的语言迁移影响 | 第21-22页 |
四、教育投入不足 | 第22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或假设 | 第24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5页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第25-27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25-26页 |
二、问卷发放与实施过程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41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英语成绩状况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家庭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一、父母的文化程度 | 第31-32页 |
二、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 | 第32-33页 |
三、家庭经济条件有限 | 第33页 |
第四节 学习路径与方法对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一、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路径及方法 | 第33-34页 |
二、学习方法与英语学习成绩水平的关系分析 | 第34-37页 |
第五节 课堂语言学习环境因素 | 第37-38页 |
第六节 教学方法对对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 | 第38-41页 |
一、调查结果 | 第38-39页 |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英语水平的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三、教学方法造成英语质量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第41-5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 第42-49页 |
一、提高家长对英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第42-43页 |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 | 第43-44页 |
三、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 | 第44页 |
四、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 | 第44-45页 |
五、善用情景教学法提升学生词汇理解能力 | 第45-47页 |
六、善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附录: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