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3.1 DTI量化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2 DTI量化分析在多发性硬化上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7页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弥散张量成像及其量化分析方法 | 第17-32页 |
2.1 DTI的基本原理 | 第17-23页 |
2.1.1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基础 | 第17-18页 |
2.1.2 弥散的各向异性 | 第18-21页 |
2.1.3 DTI量化指标 | 第21-23页 |
2.2 DTI量化分析软件平台 | 第23-25页 |
2.2.1 统计参数图(SPM) | 第24-25页 |
2.2.2 FMRIB软件包(FSL) | 第25页 |
2.3 DTI量化分析方法 | 第25-31页 |
2.3.1 基于感兴趣区的分析方法( ROI) | 第25-26页 |
2.3.2 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方法( VBA) | 第26-28页 |
2.3.3 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TBSS)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各向异性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5页 |
3.1 各向同性滤波 | 第32-35页 |
3.2 各向异性滤波器原理及实现 | 第35-40页 |
3.2.1 经典非线性各向异性滤波器 | 第35-36页 |
3.2.2 结构自适应各向异性滤波器 | 第36-38页 |
3.2.3 改进的非线性结构自适应各向异性滤波器 | 第38-40页 |
3.3 滤波性能的评估 | 第40-44页 |
3.3.1 主观评价方法及其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3.3.2 客观评价方法及其分析结果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融合模型的DTI量化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融合模型的设计与搭建 | 第45-47页 |
4.3 临床数据预处理 | 第47-51页 |
4.3.1 临床资料 | 第47页 |
4.3.2 弥散张量图像预处理 | 第47-51页 |
4.4 基于融合模型的临床DTI量化分析结果 | 第51-55页 |
4.4.1 基于各向异性滤波器的VBA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4.4.2 基于融合模型的多发性硬化临床数据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