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燃料化学工业论文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操作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焦化废水的来源与特点第11-12页
        1.1.1 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第11-12页
        1.1.2 焦化废水的成分与特点第12页
    1.2 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2-17页
        1.2.1 预处理方法第13-14页
            1.2.1.1 焦化废水除油第13页
            1.2.1.2 焦化废水脱酚第13-14页
            1.2.1.3 焦化废水脱氨第14页
        1.2.2 生化处理方法第14-16页
        1.2.3 深度处理方法第16-17页
    1.3 过程系统工程与焦化废水处理第17-21页
        1.3.1 数学模型第17-18页
        1.3.2 模型数据第18-20页
            1.3.2.1 焦化废水处理流股组分第18-19页
            1.3.2.2 组分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第19-20页
        1.3.3 优化算法第20-21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焦化废水萃取脱酚油萃取剂筛选及过程优化第22-38页
    2.1 混合萃取剂筛选与配比优化第23-29页
        2.1.1 溶剂评估优化模型第23-24页
        2.1.2 潜在溶剂的筛选第24-25页
        2.1.3 稀释剂效果对比第25-26页
        2.1.4 实验结果验证第26-29页
            2.1.4.1 实验操作过程第26-27页
            2.1.4.2 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第27-29页
    2.2 焦化废水处理:混合萃取剂与 MIBK 效果对比第29-35页
        2.2.1 焦化废水萃取脱酚除油过程第29-30页
        2.2.2 萃取代表组分确定第30-31页
        2.2.3 模型约束第31-33页
            2.2.3.1 萃取脱酚油第32页
            2.2.3.2 碱洗除酚第32页
            2.2.3.3 精馏除油第32-33页
            2.2.3.4 萃取剂补充与混合第33页
        2.2.4 优化模型第33-35页
    2.3 优化结果分析第35-36页
    2.4 结论第36-38页
第三章 焦化废水蒸氨过程操作优化第38-54页
    3.1 蒸氨操作流程第39页
    3.2 蒸氨操作优化模型第39-44页
        3.2.1 目标方程第40-41页
        3.2.2 模型约束第41-43页
            3.2.2.1 出口要求第41页
            3.2.2.2 平衡约束第41-42页
            3.2.2.3 最优进料板位置第42页
            3.2.2.4 预热器的热集成第42页
            3.2.2.5 再沸器加热方式第42-43页
            3.2.2.6 冷凝器的焓平衡第43页
        3.2.3 模型参数第43-44页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4-53页
        3.3.1 加热方式对比第44-46页
            3.3.1.1 加热方式优化结果对比第44-45页
            3.3.1.2 生化处理对加热方式的影响第45-46页
        3.3.2 直接加热蒸氨塔关键操作参数敏感度分析第46-47页
        3.3.3 直接加热蒸氨塔关键操作参数的分析第47-53页
            3.3.3.1 污水入口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3.3.3.2 塔釜出口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3.3.3.3 总板数的影响第50-51页
            3.3.3.4 预热器热效率的影响第51-53页
    3.4 本章结论第53-54页
第四章 焦化废水去除氨氮过程操作优化第54-69页
    4.1 氨氮去除过程优化模型第54-62页
        4.1.1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第54-56页
        4.1.2 蒸氨塔模型第56-57页
        4.1.3 生物脱氮模型第57-60页
            4.1.3.1 NH~(4+)-N 的硝化过程第58-59页
            4.1.3.2 厌氧氨氧化第59-60页
        4.1.4 操作费用的估算第60-61页
            4.1.4.1 药剂费用第60页
            4.1.4.2 曝气费用第60-61页
            4.1.4.3 排污费第61页
            4.1.4.4 污泥处理费第61页
        4.1.5 优化模型第61-62页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2-67页
        4.2.1 模型输入数据第62-63页
        4.2.2 模型优化结果第63-67页
            4.2.2.1 氨氮出口浓度的影响第64-65页
            4.2.2.2 旁路输送的优势第65-66页
            4.2.2.3 短程硝化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6-67页
    4.3 结论第67-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2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0-81页
附录第81-95页
    附录A 公式与推导第81-89页
        附录A.1 相平衡计算第81-85页
            附录A.1.1 活度系数计算第81-83页
            附录A.1.2 汽液相平衡计算第83-84页
            附录A.1.3 气液相焓值计算第84-85页
        附录A.2 液液萃取公式推导及说明第85-87页
        附录A.3 蒸氨塔优化模型简化第87页
        附录A.4 NH~(4+)-N 降解过程推导第87-88页
        附录A.5 风机功率计算第88-89页
    附录B 符号说明及缩写第89-92页
        附录B.1 符号说明第89-90页
        附录B.2 简称与缩写第90-92页
    附录C GAMS 与 EXCEL 集成第92-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炭基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下一篇:药物混悬液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