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不同地质结构对地埋管换热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地源热泵的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意义第10-12页
    1.2 土壤源热泵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第12-14页
        1.2.1 土壤源热泵的优越性第12-13页
        1.2.2 影响地源热泵发展的不足第13-14页
    1.3 土壤源热泵国内外研究发展及其展望第14-18页
        1.3.1 国外地源热泵研究应用及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地源热泵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第15-16页
        1.3.3 地埋管换热器热传导基本理论第16页
        1.3.4 岩土导热系数方法及其利弊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其意义第18-20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2 模型的建立第22-32页
    2.1 竖直 U 型埋管模型第22-23页
        2.1.1 竖直 U 型埋管物理模型第22-23页
        2.1.2 地质类型的定义及组成第23页
    2.2 控制方程第23-25页
    2.3 FLUENT 边界条件设定及其岩土物性参数第25-29页
        2.3.1 Fluent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设定第25-27页
        2.3.2 岩土物性参数及岩土类型第27-29页
    2.4 平均换热系数理论推导及其与单位井深换热量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2.4.1 平均换热系数理论推导第29-31页
        2.4.2 平均换热系数与单位延米换热量对比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均匀单物性地质结构中换热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44页
    3.1 不同工况下数值模拟及其数据分析第32-37页
        3.1.1 加热功率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2-34页
        3.1.2 介质流速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4-37页
    3.2 岩土初始温度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7-39页
    3.3 不同岩土类型的影响分析第39-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非均匀双层不同物性地质结构中换热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4-58页
    4.1 岩土初始温度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4-48页
    4.2 工况的改变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第48-55页
        4.2.1 加热功率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8-51页
        4.2.2 介质流速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第51-55页
    4.3 岩土等效导热系数的定义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8页
5 热响应实验测试分析第58-68页
    5.1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第58-60页
        5.1.1 实验介绍及目的第58-59页
        5.1.2 实验方案及安排第59-60页
    5.2 实验原理分析第60-61页
    5.3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测试分析第61-62页
    5.4 测试结果分析第62-67页
        5.4.1 加热功率对地埋管进出口水温的影响第62-64页
        5.4.2 介质流速对埋管进出口水温的影响第64-66页
        5.4.3 热响应测试工况对换热器换热性能分析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不同地质结构对比分析总结第68-84页
    6.1 模拟参数第68页
    6.2 岩土地质结构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第68-76页
    6.3 物性参数对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6-81页
        6.3.1 上层岩土导热系数 1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第76-79页
        6.3.2 下层岩土导热系数 2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第79-81页
    6.4 平均换热系数拟合公式及其意义第81-82页
    6.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7 结论和展望第84-88页
    7.1 主要结论第84-86页
    7.2 未来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第94-95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B.竖直 U 型地埋管弯头连接处 UDF 计算程序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烈度区掉层结构的隔震设计探索
下一篇:江苏省万元GDP用水量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