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

大跨公共建筑舒适度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结构振动舒适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振动问题的研究起源第10页
        1.1.2 振动舒适度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人行荷载模拟的研究第12-13页
        1.2.2 结构振动响应分析理论第13-14页
        1.2.3 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第14-16页
        1.2.4 振动控制措施研究第16-17页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20页
2 人行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理论研究第20-34页
    2.1 步行力模型第20-26页
        2.1.1 单人行走荷载模型第20-25页
        2.1.2 人群行走步行力荷载模型第25-26页
        2.1.3 本文采用的荷载模型第26页
    2.2 人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第26-32页
        2.2.1 单人行走荷载板的计算理论第26-28页
        2.2.2 人群荷载作用下板振动响应理论第28-31页
        2.2.3 随机振动理论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34-71页
    3.1 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2 整体模型的模态分析第35-39页
        3.2.1 模态分析类型第35页
        3.2.2 整体结构振型频率的模态分析第35-39页
    3.3 单人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第39-57页
        3.3.1 傅里叶级数荷载单独作用第39-43页
        3.3.2 傅里叶级数荷载同时作用第43-47页
        3.3.3 考虑侧向荷载作用第47-51页
        3.3.4 伪随机性单人步行荷载作用第51-54页
        3.3.5 跳跃荷载作用第54-57页
    3.4 人群行走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第57-64页
    3.5 单人荷载作用下单块板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第64-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4 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价及振动控制第71-92页
    4.1 振动舒适度研究方法第71-72页
        4.1.1 频率调整法和振动响应分析法第71页
        4.1.2 吸收功率法第71页
        4.1.3 烦恼率法第71-72页
    4.2 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第72-84页
        4.2.1 基于振频、振幅的评价标准第72-74页
        4.2.2 基于峰值加速度的评价标准第74-78页
        4.2.3 基于K值的振动评价标准第78-81页
        4.2.4 基于加速度振动级的评价标准第81-83页
        4.2.5 基于烦恼率的评价标准第83-84页
    4.3 结构的舒适度评价第84-87页
        4.3.1 基于峰值加速度的舒适度评价第84-86页
        4.3.2 基于烦恼率的舒适度评价第86-87页
    4.4 楼板振动响应的影响因素第87-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5.1 结论第92页
    5.2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城市周边新市镇TOD空间模式构建初探
下一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乡一体化绿道网络规划研究--以长沙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