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4-30页 |
1. 核酸扩增技术简介 | 第14-19页 |
1.1 变温扩增体系 | 第14-18页 |
1.2 等温扩增体系 | 第18-19页 |
2. 等温扩增技术 | 第19-21页 |
2.1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 | 第19页 |
2.2 依赖解旋酶核酸扩增 | 第19-20页 |
2.3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 第20页 |
2.4 环介导的恒温扩增 | 第20-21页 |
2.5 DNA 链置换扩增 | 第21页 |
2.6 滚环扩增 | 第21页 |
3. 滚环扩增技术 | 第21-28页 |
3.1 滚环扩增的分类和特性 | 第21-24页 |
3.1.1 线性滚环扩增 | 第22页 |
3.1.2 指数滚环扩增 | 第22-23页 |
3.1.3 多引物滚环扩增 | 第23页 |
3.1.4 锁式探针滚环扩增 | 第23-24页 |
3.2 滚环扩增的应用 | 第24-28页 |
3.2.1 DNA 纳米结构 | 第24-26页 |
3.2.2 基于滚环扩增的生物传感 | 第26-28页 |
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一章 新型网状滚环扩增技术的研究 | 第30-42页 |
1. 引言 | 第30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 试剂和仪器 | 第30-32页 |
2.2 网状滚环扩增反应 | 第32页 |
2.3 电泳检测 | 第32页 |
2.4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第32-33页 |
2.5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33-34页 |
2.5.1 网状滚环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 第33页 |
2.5.2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3.1 网状滚环扩增原理 | 第34-35页 |
3.2 网状滚环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3.2.1 最适缓冲液配比条件的研究 | 第35-36页 |
3.2.2 最适反应时间的研究 | 第36-37页 |
3.3 不同浓度靶标 DNA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7-39页 |
3.3.1 电泳检测 | 第37-38页 |
3.3.2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第38-39页 |
3.4 扩增特异性检测 | 第39-40页 |
3.5 扩增产物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40-41页 |
4.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二章 基于滚环扩增和杂交连锁反应的双重信号放大策略研究 | 第42-54页 |
1. 引言 | 第42-43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2.1 试剂和仪器 | 第43-45页 |
2.2 杂交连锁反应@滚环扩增反应 | 第45页 |
2.3 电泳检测 | 第45-46页 |
2.4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第46页 |
2.5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46-47页 |
2.5.1 杂交连锁反应@滚环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 第46页 |
2.5.2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3.1 杂交连锁反应@滚环扩增原理 | 第47页 |
3.2 杂交连锁反应@滚环扩增反应优化 | 第47-50页 |
3.2.1 最适反应缓冲液配比及反应方式的研究 | 第47-49页 |
3.2.2 最适反应时间的研究 | 第49-50页 |
3.3 不同浓度靶标 DNA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50-51页 |
3.3.1 电泳检测 | 第50页 |
3.3.2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第50-51页 |
3.4 扩增产物特异性检测 | 第51-52页 |
3.5 扩增产物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52-53页 |
4. 结论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