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主流嵌入式开发工具的构成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2 DE 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12-28页 |
2.1 编译器的构建流程 | 第12-13页 |
2.2 编译器的构建工具 | 第13页 |
2.3 DE 语言语法的设计 | 第13-15页 |
2.4 DE 语言词法分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第15-17页 |
2.5 DE 语言语法分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第17-19页 |
2.6 DE 语言语义分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第19-20页 |
2.7 DE 语言代码生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24页 |
2.7.1 Cortex-M 芯片寄存器概述 | 第20-21页 |
2.7.2 Cortex-M 芯片指令抽象与归类 | 第21-22页 |
2.7.3 函数帧栈设计 | 第22-23页 |
2.7.4 表达式的处理 | 第23-24页 |
2.8 DE 语言虚拟机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页 |
2.9 运行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2.10 本章总结 | 第26-28页 |
3 OOC 面向对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39页 |
3.1 C++的对象模型 | 第28-29页 |
3.2 OOC 框架中的对象模型 | 第29-31页 |
3.2.1 OOC 框架中简单类的对象模型 | 第29-30页 |
3.2.2 OOC 框架中继承类的对象模型 | 第30-31页 |
3.3 OOC 框架的宏的设计 | 第31-36页 |
3.3.1 OOC 框架中各模块的划分 | 第33页 |
3.3.2 OOC 框架中实例结构与虚表结构的设计 | 第33-34页 |
3.3.3 OOC 框架中构造宏与析构宏的设计 | 第34-36页 |
3.3.4 OOC 框架中调试层的设计 | 第36页 |
3.4 OOC 框架与 C++的对比 | 第36-38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4 DB 图形化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6页 |
4.1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模块的划分 | 第39-42页 |
4.1.1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主要的功能模块 | 第39页 |
4.1.2 DB 集成开发环境界面的设计 | 第39-41页 |
4.1.3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各部件间消息的传递 | 第41-42页 |
4.2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工程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4页 |
4.2.1 DB 集成开发环境对工程目录的管理 | 第42-43页 |
4.2.2 模型视图架构的使用与定制 | 第43-44页 |
4.3 代码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9页 |
4.3.1 文本的编辑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5页 |
4.3.2 代码高亮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7页 |
4.3.3 代码补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49页 |
4.4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程序启动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1页 |
4.5 对开发语言的支持 | 第51-53页 |
4.5.1 对 DE 语言的支持 | 第51页 |
4.5.2 对 C 语言的支持 | 第51-53页 |
4.6 DB 集成开发环境中程序下载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4.7 本章总结 | 第54-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