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真假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差异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目标的红外隐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深空目标的运动轨道特性研究 | 第18-34页 |
2.1 序言 | 第18页 |
2.2 深空目标的运动轨道模型 | 第18-30页 |
2.2.1 极坐标系下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18-21页 |
2.2.2 直角坐标系下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21-24页 |
2.2.3 最佳速度倾角的求解 | 第24-25页 |
2.2.4 算例验证 | 第25-30页 |
2.3 深空目标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 | 第30-33页 |
2.3.1 地心赤道坐标系下深空目标的运动参数 | 第30-32页 |
2.3.2 地心赤道坐标系下太阳的运动参数 | 第32-33页 |
2.3.3 目标与太阳的相对位置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宇宙深空点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分析 | 第34-65页 |
3.1 序言 | 第34-35页 |
3.2 能量方程的建立 | 第35-38页 |
3.2.1 目标深空飞行背景的辐射特性 | 第35-36页 |
3.2.2 能量方程的建立 | 第36-38页 |
3.3 空间点目标温度变化计算模型 | 第38-46页 |
3.3.1 能量方程的简化 | 第38-41页 |
3.3.2 真目标与诱饵的温度差异特性 | 第41-43页 |
3.3.3 深空目标的平衡温度讨论 | 第43-46页 |
3.4 空间点目标的有效辐射强度模型 | 第46-57页 |
3.4.1 目标的自身辐射特性 | 第47-48页 |
3.4.2 目标的反射辐射特性 | 第48-53页 |
3.4.3 关于光谱反射率的修正 | 第53-55页 |
3.4.4 真目标与诱饵有效辐射强度差异特性 | 第55-57页 |
3.5 临边大气的辐射特性 | 第57-64页 |
3.5.1 进入探测器的大气辐射强度 | 第57-61页 |
3.5.2 大气透过率的计算 | 第61-63页 |
3.5.3 大气衰减下的辐射强度对比 | 第63-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红外诱饵的干扰效能分析 | 第65-73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基于表面涂层热物性参数的诱饵特性 | 第65-68页 |
4.2.1 不同表面涂层厚度的诱饵辐射特性 | 第65-66页 |
4.2.2 不同表面涂层材料的诱饵辐射特性 | 第66-67页 |
4.2.3 表面不同初始温度的诱饵特性 | 第67-68页 |
4.3 基于内热源形式的诱饵干扰特性 | 第68-72页 |
4.3.1 恒定内热源下诱饵与真目标的红外特性对比 | 第68-70页 |
4.3.2 非恒定内热源下的诱饵辐射特性变化率的修正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