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单核苷酸多态性概述 | 第9-12页 |
1.1.1 定义 | 第9-10页 |
1.1.2 检测方法 | 第10-12页 |
1.2 分子信标 | 第12-16页 |
1.2.1 分子信标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分子信标的作用机制及设计机理 | 第13-14页 |
1.2.3 影响分子信标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1.2.4 分子信标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1.3 氧化石墨烯简介 | 第16-22页 |
1.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16-17页 |
1.3.2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 第17-18页 |
1.3.3 氧化石墨烯的应用 | 第18-22页 |
1.4 核酸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简介 | 第22-25页 |
1.4.1 与DNA作用的小分子的类别及作用方式 | 第22-24页 |
1.4.2 核酸DNA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研究报告 | 第27-47页 |
2.1 利用小分子ATMND结合荧光法识别G→C单碱基突变 | 第28-36页 |
2.1.1 试剂 | 第30-31页 |
2.1.2 仪器 | 第31页 |
2.1.3 双链DNA温育 | 第31页 |
2.1.4 荧光光谱检测 | 第31-32页 |
2.1.5 圆二色光谱(CD)测量 | 第32页 |
2.1.6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2.1.7 结论 | 第36页 |
2.2 小分子Amiloride和含脱碱基位点分子信标荧光法识别MicroRNA | 第36-47页 |
2.2.1 试剂 | 第38-39页 |
2.2.2 仪器 | 第39页 |
2.2.3 荧光光谱检测 | 第39-40页 |
2.2.4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2.5 结论 | 第46-47页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