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纤维种子在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31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第13-15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知识第13-14页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2 蛋白质淀粉样纤维的介绍第15-19页
        1.2.1 淀粉样纤维的形成第15-16页
        1.2.2 淀粉样纤维的表征方法第16页
        1.2.3 淀粉样纤维的生物毒性第16-17页
        1.2.4 淀粉样纤维的相关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第17-19页
    1.3 溶菌酶及其淀粉样纤维化的概况第19-20页
        1.3.1 溶菌酶的概况第19页
        1.3.2 鸡蛋清溶菌酶及其淀粉样纤维化的概况第19-20页
    1.4 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的抑制剂第20-25页
        1.4.1 简单的酚类物质第20-23页
        1.4.2 二硫苏糖醇第23-24页
        1.4.3 聚乙二醇第24-25页
    1.5 红细胞及细胞膜简介第25-26页
    1.6 淀粉样纤维的检测技术第26-31页
        1.6.1 ThT荧光检测第26页
        1.6.2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第26-27页
        1.6.3 非变性凝胶电泳(Native-PAGE)第27-28页
        1.6.4 SDS-PAGE及电泳转移印迹技术第28-31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1-39页
    2.1 试剂和仪器配置第31-33页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1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1页
        2.1.3 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第31-33页
    2.2 试验方法第33-39页
        2.2.1 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2.2.2 ThT荧光检测纤维生长动力学第34-35页
        2.2.3 考马斯亮蓝测定溶菌酶纤维浓度第35页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第35页
        2.2.5 非变性电泳检测第35-36页
        2.2.6 Tricine体系SDS-PAGE电泳及电转实验第36-37页
        2.2.7 红细胞的聚集实验第37页
        2.2.8 红细胞溶血实验第37-38页
        2.2.9 统计学处理第38-39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9-55页
    3.1 荧光检测种子及不同抑制剂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39-43页
        3.1.1 溶菌酶纤维化的生长曲线第39-40页
        3.1.2 不同种子对溶菌酶纤维化生长曲线的作用第40页
        3.1.3 种子及不同浓度的DTT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0-41页
        3.1.4 种子及不同质量比的PEG(2000)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1-42页
        3.1.5 种子及不同浓度的Na_2SO_4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2页
        3.1.6 种子及不同物质的量比的EGC、ECG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2-43页
    3.2 不同时期加入种子和DTT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3-46页
        3.2.1 不同时期加入种子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3-44页
        3.2.2 不同时期加入DTT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4页
        3.2.3 不同时期加入种子对含DTT的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4-45页
        3.2.4 不同时期加入DTT对含种子的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45-46页
    3.3 红细胞的溶血及聚集实验检测溶菌酶淀粉样纤维毒性第46-47页
    3.4 非变性电泳检测第47-49页
    3.5 变性电泳及电转检测第49-51页
    3.6 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溶菌酶纤维形态的检测第51-55页
        3.6.1 种子对纯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51-52页
        3.6.2 种子及DTT(1.0 mM/L)对纯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52-55页
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55-59页
    4.1 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及构象的测定第55页
    4.2 不同种子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55-56页
    4.3 种子和不同抑制剂共同对溶菌酶纤维化的作用第56-57页
    4.4 种子和DTT(0.1 mM/L)对溶菌酶纤维化作用的时期第57-59页
第5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OTs-β-CD/二苯硫脲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对Th4+、(UO22+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子信标荧光法检测DNA单碱基变异新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