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1 服务贸易的概念及分类 | 第11-12页 |
1.3.2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15-18页 |
2.1.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2.1.1.1 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2.1.1.2 实证研究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2.2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2.3 文献小结 | 第20-21页 |
3 内地与香港双边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 规模分析 | 第21-22页 |
3.2 结构分析 | 第22-25页 |
4 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第25-31页 |
4.1 基于静态指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 | 第25-27页 |
4.1.1 静态指标——G-L指数 | 第25页 |
4.1.2 基于G-L指数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第25-27页 |
4.1.2.1 各部门G-L指数分析 | 第25-26页 |
4.1.2.2 两地服务贸易整体G-L指数 | 第26-27页 |
4.2 基于动态指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 | 第27-31页 |
4.2.1 动态指标——MIIT指数 | 第27-28页 |
4.2.2 基于MIIT指数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第28-31页 |
4.2.2.1 各部门MIIT指数分析 | 第28-29页 |
4.2.2.2 两地服务贸易整体MIIT指数 | 第29-31页 |
5 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1-47页 |
5.1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5.1.1 国家层面的因素 | 第31-32页 |
5.1.1.1 国家规模 | 第31页 |
5.1.1.2 人均收入水平 | 第31-32页 |
5.1.1.3 对外开放程度 | 第32页 |
5.1.2 产业层面的因素 | 第32-33页 |
5.1.2.1 行业规模经济 | 第32页 |
5.1.2.2 产品差异化程度 | 第32-33页 |
5.1.2.3 贸易不平衡度 | 第33页 |
5.1.2.4 对外直接投资 | 第33页 |
5.2 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 第33-39页 |
5.2.1 人均收入水平差异 | 第33-34页 |
5.2.2 服务业开放度差异 | 第34-35页 |
5.2.3 服务业规模差异 | 第35-36页 |
5.2.4 服务贸易不平衡度 | 第36-37页 |
5.2.5 香港外商直接投资 | 第37-38页 |
5.2.6 货物贸易密集度 | 第38-39页 |
5.3 实证模型的选取 | 第39-41页 |
5.4 计算检验与分析 | 第41-47页 |
5.4.1 基于两地整体服务贸易的实证检验 | 第41-43页 |
5.4.2 基于两地现代服务贸易的实证检验 | 第43-47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创造服务产业规模优势,逐步有序地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 | 第47-48页 |
6.2.2 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消费需求多元化 | 第48页 |
6.2.3 吸引外资投向服务业,同时加大对外服务业的直接投资 | 第48-49页 |
6.2.4 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 | 第49页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49-50页 |
6.3.1 主要创新 | 第49页 |
6.3.2 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55页 |
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