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意义 | 第9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制氢原理 | 第9-10页 |
1.3 光催化制氢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3.1 单一金属硫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3页 |
1.3.2 异质结型光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3 固溶体型光催化剂 | 第14-17页 |
1.4 光催化制氢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1.4.1 形貌和颗粒大小 | 第17页 |
1.4.2 比表面积 | 第17页 |
1.4.3 晶体结构 | 第17页 |
1.5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7-24页 |
1.5.1 微乳液法 | 第18页 |
1.5.2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1.5.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8页 |
1.5.4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8-20页 |
1.5.5 生物分子辅助合成法 | 第20-24页 |
1.6 论文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L-胱氨酸辅助水热技术制备 Mn_(1-x)Cd_xS 固溶体纳米材料 | 第25-41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1.1 主要化学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2.1.2 Mn_(1-x)Cd_xS 固溶体材料的合成 | 第27页 |
2.1.3 材料的表征及测试条件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40页 |
2.2.1 Mn_(1-x)Cd_xS 固溶体的 XRD 和晶胞参数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2.2.2 Mn_(1-x)Cd_xS 固溶体的 TEM 照片 | 第31-32页 |
2.2.3 Mn_(0.24)Cd_(0.76)S 的 HRTEM 和 EDS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2.2.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33-35页 |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2.2.6 光催化产氢及能带结构分析 | 第36-40页 |
2.3 小结 | 第40-41页 |
3 L-胱氨酸辅助水热/溶剂热技术合成硫化镉半导体材料 | 第41-52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1.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42页 |
3.1.2 CdS 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42-43页 |
3.1.3 材料的表征及测试条件 | 第4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3.2.1 溶剂体积比对产物晶相及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2 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晶相及形貌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3 反应物物质的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47-49页 |
3.2.4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5 硫源对产物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 小结 | 第51-52页 |
4 L-胱氨酸辅助水热技术合成硫化锌纳米粒子 | 第52-6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4.1.1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53页 |
4.1.2 ZnS 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53-54页 |
4.1.3 材料的表征及测试条件 | 第5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4.2.1 反应物物质的量对产物晶相及尺寸的影响 | 第54-58页 |
4.2.2 反应物摩尔比对产物晶相及尺寸的影响 | 第58-64页 |
4.2.3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4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 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