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24-表油菜素内酯调控酿酒葡萄花色苷合成及其与脱落酸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花色苷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1 花色苷的来源、分布及理化性质第12页
        1.1.2 花色苷的结构与分类第12-13页
    1.2 花色苷合成途径第13-15页
    1.3 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及调节基因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第15-17页
        1.3.1 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第15-17页
        1.3.2 花色苷合成调节基因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7页
    1.4 影响花色苷合成的因素第17页
    1.5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第17-20页
        1.5.1 脱落酸对葡萄成熟以及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第18-19页
        1.5.2 乙烯对葡萄成熟的影响第19页
        1.5.3 油菜素内酯对葡萄成熟以及花色素合成的影响第19-20页
    1.6 脱落酸合成抑制剂研究进展第20页
    1.7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8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EBR 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第22-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试验材料第22页
        2.1.2 试验设计第22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2页
        2.1.4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1.5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23页
        2.1.6 试验数据处理第23-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2.2.1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2.2.2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2.2.3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2.2.4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皮单宁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2.2.5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皮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2.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EBR 对赤霞珠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第31-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3.1.1 试验材料第31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31页
        3.1.3 主要试剂第31页
        3.1.4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31-32页
        3.1.5 数据处理第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3.3 讨论第35-36页
第四章 EBR 处理对葡萄果实油菜素内酯含量的影响第36-4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4.1.1 试验材料第36页
        4.1.2 主要仪器设备第36页
        4.1.3 主要试剂第36页
        4.1.4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36页
        4.1.5 数据处理第3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4.2.1 EBR 处理对葡萄浆果油菜素甾酮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4.2.2 EBR 处理对葡萄浆果油菜素内酯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4.2.3 EBR 处理葡萄浆果 6-脱氧油菜素甾酮含量的影响第38页
    4.3 讨论第38-40页
第五章 EBR 对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0-5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5.1.1 试验材料第40页
        5.1.2 主要仪器第40页
        5.1.3 主要试剂第40页
        5.1.4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40-42页
        5.1.5 数据分析第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5.2.1 EBR 对葡萄果皮 VvF3H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2-43页
        5.2.2 EBR 对葡萄果皮 VvDFR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3-44页
        5.2.3 EBR 对葡萄果皮 VvLDOX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4-45页
        5.2.4 EBR 对葡萄果皮 VvUFGT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5-46页
        5.2.5 EBR 对葡萄果皮 VvGST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6-47页
        5.2.6 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表达量与酚类物质含量相关性第47-48页
    5.3 讨论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立独龙蔓不同结果部位果实与葡萄酒质量的研究
下一篇:葡萄βVPE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