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1.2 基站设备 | 第9-10页 |
1.3 常规基站空调系统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基站节能措施 | 第11-20页 |
1.4.1 基站设备 | 第11页 |
1.4.2 空调系统 | 第11-12页 |
1.4.3 换热器 | 第12-13页 |
1.4.4 气流组织合理化 | 第13-14页 |
1.4.5 直接引入新风 | 第14页 |
1.4.6 新能源利用 | 第14-15页 |
1.4.7 基站的围护结构改造 | 第15页 |
1.4.8 相变材料 | 第15-19页 |
1.4.9 基站综合节能措施 | 第19-20页 |
1.5 总结与评价 | 第20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0-22页 |
第2章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运行工况 | 第22-32页 |
2.1 基站概述 | 第22-23页 |
2.2 相变传热问题 | 第23-24页 |
2.2.1 相变储能原理 | 第23页 |
2.2.2 相变传热问题 | 第23页 |
2.2.3 相变传热分析模型 | 第23-24页 |
2.3 相变蓄能空调原理 | 第24-25页 |
2.4 相变材料的选择 | 第25-26页 |
2.5 压缩机的选择和工作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2.5.1 压缩机选型 | 第26页 |
2.5.2 压缩机工作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2.5.3 制冷剂热力循环过程 | 第27页 |
2.6 我国的峰谷电价 | 第27-28页 |
2.7 基站用新风相变蓄冷空调机组的运行工况 | 第28-31页 |
2.7.1 机组的结构 | 第28-29页 |
2.7.2 机组运行的五种工况 | 第29-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通风冷却节能与相变储能模块设计 | 第32-46页 |
3.1 典型通信基站负荷特性 | 第32-33页 |
3.2 通信基站通风冷却节能分析 | 第33-38页 |
3.2.1 通风冷却技术 | 第33页 |
3.2.2 新风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3.2.3 气候适应性分析 | 第34-35页 |
3.2.4 新风通风量的确定 | 第35-36页 |
3.2.5 新风的控制策略 | 第36-38页 |
3.3 相变储放能模块的设计 | 第38-44页 |
3.3.1 三套管蓄放能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 第38-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新风相变蓄冷空调的经济性分析 | 第46-52页 |
4.1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的地区适应性分析 | 第46-47页 |
4.2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全年运行策略分析 | 第47页 |
4.3 新风相变蓄能的经济性评估 | 第47-51页 |
4.3.1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的运行费用 | 第47-50页 |
4.3.2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与常规基站空调初投资比较 | 第50页 |
4.3.3 新风相变蓄能空调的投资回收年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