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留良《孟子講義》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15页 |
1.1.1 为清代《孟子》学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 第10-12页 |
1.1.2 有助于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 | 第12-13页 |
1.1.3 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吕留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关於吕留良生平的研究 | 第15页 |
1.2.2 关於吕留良思想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关於吕留良著述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关於《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吕留良舆《孟子讲义》概述 | 第20-30页 |
2.1 吕留良生平及学术成就 | 第20-27页 |
2.1.1 生平 | 第20-23页 |
2.1.2 学术成就 | 第23-27页 |
2.2 《孟子讲义》简介 | 第27-30页 |
2.2.1 写作背景 | 第27-28页 |
2.2.2 编撰过程舆著作體例 | 第28-30页 |
第3章 《孟子讲义》对《孟子》的文学研究 | 第30-36页 |
3.1 对《孟子》用字的品评 | 第30-31页 |
3.2 对《孟子》大意的概括 | 第31-32页 |
3.3 对《孟子》写法的分析 | 第32-34页 |
3.4 对《孟子》论辩技巧的研究 | 第34-36页 |
第4章 《孟子讲义》对《孟子》的思想闡释 | 第36-50页 |
4.1 王道思想 | 第36-38页 |
4.2 君臣关系 | 第38-40页 |
4.3 復(?)三代 | 第40-46页 |
4.3.1 復封建 | 第43-44页 |
4.3.2 復井田 | 第44-46页 |
4.4 “心性”学说 | 第46-50页 |
第5章 《孟子讲义》的学术特色 | 第50-62页 |
5.1 以“崇朱辟王”为学术宗旨 | 第50-54页 |
5.1.1 以程朱之说释孟子王道思想 | 第52页 |
5.1.2 以程朱之说释孟子三代理想 | 第52-53页 |
5.1.3 以程朱之说释孟子君臣关系 | 第53-54页 |
5.1.4 以程朱之说释孟子心性学说 | 第54页 |
5.2 以《孟子》为依托,自由解经 | 第54-55页 |
5.3 借文学研究闡释思想義理 | 第55-58页 |
5.4 注重探求孟子思想渊源 | 第58-60页 |
5.5 援引時人看法以闡明自己观点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6页 |
参考书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讀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