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公正的旁观者”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7-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斯密“公正的旁观者”概念 | 第13-23页 |
一、“公正的旁观者”的一般规定 | 第13-19页 |
(一) 何谓“旁观者” | 第13-15页 |
(二) 斯密“公正的旁观者”解读 | 第15-19页 |
二、“公正旁观者”的两种解读维度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公正旁观者”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 第23-39页 |
一、“同情” | 第23-27页 |
(一) “同情”的含义 | 第23-25页 |
(二) 同情的产生 | 第25-26页 |
(三) 相互同情的愉快 | 第26-27页 |
二、道德评判 | 第27-39页 |
(一) 对他人的道德评判 | 第27-33页 |
(二) 对自己情感与行为的评价 | 第33-39页 |
第三章 “公正旁观者”的正义 | 第39-47页 |
一、作为美德的正义:消极的美德 | 第39-43页 |
(一) 仁慈与正义 | 第40-41页 |
(二) 正义美德的价值 | 第41-43页 |
二、作为公义的正义:社会正义 | 第43-47页 |
尾言:美德正义秩序——“公正旁观者”的方法论意义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