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龙农民画艺术风格及其文化创新开发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5 研究的主要路线 | 第9-10页 |
2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脉络 | 第10-13页 |
2.1 户县农民画的历史 | 第10-11页 |
2.1.1 农民画的概述 | 第10页 |
2.1.2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2.2 王景龙农民画 | 第11-12页 |
2.2.1 王景龙(风格)出现的历史背景 | 第11-12页 |
2.2.2 王景龙的创作历程 | 第12页 |
2.3 抽象的“原始派”画风 | 第12-13页 |
2.3.1“原始派”画风的形成原因 | 第12页 |
2.3.2“原始派”画风的特点 | 第12-13页 |
3 王景龙农民画艺术风格 | 第13-19页 |
3.1 王景龙农民画艺术的创作意象 | 第13-16页 |
3.1.1 文化意象表现 | 第13-14页 |
3.1.2 观念意像表现 | 第14-15页 |
3.1.3 情感意像表现 | 第15-16页 |
3.2 王景龙农民画的视觉风格特征 | 第16-18页 |
3.2.1 造型特征 | 第16页 |
3.2.2 色彩特征 | 第16-17页 |
3.2.3 构图特征 | 第17-18页 |
3.3 民间绘画对王景龙农民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18-19页 |
4 王景龙与户县农民画的突变 | 第19-25页 |
4.1 创作手法差异 | 第19-20页 |
4.1.1 王景龙的创作手法 | 第19页 |
4.1.2 与户县农民画家创作手法的差异 | 第19-20页 |
4.2 创作题材差异 | 第20-22页 |
4.2.1 王景龙的创作题材 | 第20-21页 |
4.2.2 与户县农民画家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21-22页 |
4.3 创作思维差异 | 第22-23页 |
4.3.1 王景龙的创作思维 | 第22页 |
4.3.2 与户县农民画家创作思维的差异 | 第22-23页 |
4.4 王景龙农民画对户县农民画的影响 | 第23-25页 |
5 王景龙农民画的文化创新开发与应用 | 第25-36页 |
5.1 与地域文化产业的关系 | 第25页 |
5.2 文化开发 | 第25-26页 |
5.3 设计应用 | 第26-36页 |
6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3页 |
附录A | 第43-50页 |
附录B | 第50-54页 |
附录C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