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青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一节 信仰与政治信仰 | 第16-17页 |
一、信仰 | 第16-17页 |
二、政治信仰 | 第17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 第17-22页 |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三、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驻青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 | 第22-38页 |
第一节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一、调查对象及结构分布 | 第22-23页 |
二、调查维度设计缘由 | 第23页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维度分析 | 第23-38页 |
一、大学生政治认知 | 第24-29页 |
二、大学生政治情感 | 第29-31页 |
三、大学生政治意志 | 第31-34页 |
四、大学生政治行为 | 第34-38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总体分析 | 第38-41页 |
一、少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模糊 | 第38-39页 |
二、少数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淡漠 | 第39-40页 |
三、少数大学生的政治意志不坚定 | 第40-41页 |
四、少数大学生的政治行为知行不一致 | 第41页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第42页 |
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 第42-43页 |
三、网络信息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43-44页 |
四、政治信仰教育的不足 | 第44-45页 |
五、家庭教育中政治信仰教育缺失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 | 第46-56页 |
第一节 培养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 | 第46-48页 |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46-47页 |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47页 |
三、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教育 | 第47页 |
四、加强政治观教育 | 第47-48页 |
第二节 陶冶大学生政治情感 | 第48-50页 |
一、突出政治信仰情感教育 | 第48-49页 |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氛围 | 第49页 |
三、积极优化家庭政治氛围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培育大学生政治意志 | 第50-52页 |
一、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 | 第50-51页 |
二、树立典范,启发理想 | 第51页 |
三、转变观念,改进方法 | 第51页 |
四、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 第51-52页 |
五、尊重主体,以人为本 | 第52页 |
第四节 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 | 第52-56页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第52-53页 |
二、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53-54页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第54页 |
四、拓展政治参与渠道 | 第54页 |
五、开辟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新阵地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