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海洋法论文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失衡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回顾和评论第11-15页
        1.2.1 关于海洋利益第11-13页
        1.2.2 关于产权理论第13-15页
    1.3 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方法第15-17页
        1.3.1 逻辑结构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的研究创新和不足第17-18页
        1.4.1 研究创新第17页
        1.4.2 存在不足第17-18页
2. 南海利益纷争及我国利益维护追溯第18-24页
    2.1 南海利益纷争第18-21页
        2.1.1 《公约》通过之前的南海利益格局第18-19页
        2.1.2 《公约》通过后的南海利益纷争第19-21页
    2.2 南海利益维护追溯第21-24页
        2.2.1 我国加入《公约》之前的南海利益维护第21-22页
        2.2.2 我国加入《公约》之后的南海利益维护第22-24页
3.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失衡及其原因分析第24-28页
    3.1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失衡的主要表现第24-25页
        3.1.1 历史性利益未得到延续和保护第24-25页
        3.1.2 现实性利益未能有效伸张第25页
    3.2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失衡的原因分析第25-28页
        3.2.1 油气开发进度相对缓慢第25-26页
        3.2.2 利益重叠复杂第26-28页
4.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的产权分析及优化思路第28-35页
    4.1 产权分析第28-30页
        4.1.1 排他性下的产权性质界定第28-29页
        4.1.2 产权主体结构分析第29-30页
    4.2 我国南海经济利益的产品属性第30-32页
        4.2.1 岛礁、领海海域经济利益的私人产品属性第30-31页
        4.2.2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争议海域经济利益的俱乐部产品属性第31页
        4.2.3 海上航行经济利益的公共产品属性第31-32页
    4.3 南海经济利益优化思路第32-35页
        4.3.1 优化南海经济利益产权结构第32-33页
        4.3.2 合理内化南海经济利益的外部性第33-35页
5. 优化南海经济利益的资源开发对策第35-39页
    5.1 强化我国控制岛礁的私人品属性第35-36页
        5.1.1 强化岛礁和领海海域的历史性利益第35页
        5.1.2 扩大岛礁、领海的现实性利益第35-36页
    5.2 合作开发俱乐部产品第36-37页
        5.2.1 建立俱乐部产品模式排除域外势力干扰第36页
        5.2.2 和平共处,共同开发俱乐部产品第36-37页
    5.3 共同维护和推动国际公共产品第37-39页
        5.3.1 确保真正的海上航行自由第37-38页
        5.3.2 在开放包容中实现我国的海洋权益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圈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人力资本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