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 第11-13页 |
1.2.1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类型及特点 | 第11-12页 |
1.2.2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现代竹结构 | 第13-15页 |
1.4 材料特性 | 第15-18页 |
1.4.1 人造竹材板 | 第15-18页 |
1.4.2 冷弯薄壁钢 | 第18页 |
1.5 钢-竹组合结构 | 第18-21页 |
1.6 钢-竹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1.7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2 有限元模型的创建与验证 | 第28-44页 |
2.1 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简介 | 第28-33页 |
2.1.1 材料非线性 | 第28页 |
2.1.2 几何非线性 | 第28-29页 |
2.1.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1.4 收敛准则 | 第32-33页 |
2.2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3页 |
2.3 材料本构关系 | 第33-35页 |
2.4 所用单元类型 | 第35-36页 |
2.4.1 重组竹 | 第35-36页 |
2.4.2 冷弯薄壁型钢 | 第36页 |
2.4.3 节点耦合 | 第36页 |
2.5 模型的生成 | 第36-41页 |
2.5.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6-38页 |
2.5.2 划分网格 | 第38-39页 |
2.5.3 边界条件与初始缺陷 | 第39-41页 |
2.6 求解及后处理 | 第41页 |
2.6.1 求解设置 | 第41页 |
2.6.2 后处理 | 第41页 |
2.7 有限模型验证 | 第41-43页 |
2.7.1 实验概况 | 第41-42页 |
2.7.2 荷载位移对比 | 第42-4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冷弯薄壁钢-重组竹箱型组合梁有限元分析及理论研究 | 第44-55页 |
3.1 有限元分析 | 第44-50页 |
3.2 钢-竹箱型组合梁承载力理论研究 | 第50-54页 |
3.2.1 刚度计算 | 第50-52页 |
3.2.2 跨中挠度计算 | 第52-53页 |
3.2.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53-54页 |
3.2.4 优化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公式 | 第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冷弯薄壁钢-重组竹箱型组合梁抗弯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78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有限元模型各参数确立 | 第55-56页 |
4.3 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6-69页 |
4.3.1 组合梁跨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4.3.2 重组竹厚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3 冷弯薄壁型钢腹板高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4 冷弯薄壁型钢厚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4.3.5 型钢跨高比与高厚比的影响 | 第64-68页 |
4.3.6 验证公式优化精度 | 第68-69页 |
4.4 正交实验分析 | 第69-77页 |
4.4.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9-70页 |
4.4.2 正交表设计 | 第70-72页 |
4.4.3 正交分析 | 第72-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